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524202A(43)申请公布日2018.09.14(21)申请号201810398460.2(22)申请日2018.04.28(71)申请人天津科技大学地址300222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天津科技大学563信箱(72)发明人薛强李晋(51)Int.Cl.A61H3/04(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9页(54)发明名称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底架,上、下支撑臂、气弹簧以及横梁,所述的底架上固定设置有支座、前后载轮、支撑腿以及底部横架,所述的下支撑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支座上,所述的上支撑架可转动地设置在下支撑架和横梁上,所述的气弹簧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和下支撑架以及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之间,所述的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梯形扶手,所述的横梁上固定设置有扶手架、胸部靠板支架以及臀部固定环,所述的横梁和所述的支座之间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本发明可实现转移、下肢行走训练,柔性支撑使得使用舒适,模块化设计适用范围广,防倒转载轮设计提高了安全性,雷射光步态指引使康复训练更加合理。CN108524202ACN108524202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上、下支撑臂、气弹簧以及横梁,所述的底架上固定设置有支座、前后载轮、支撑腿以及底部横架,所述的下支撑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支座上,所述的上支撑架可转动地设置在下支撑架和横梁上,所述的气弹簧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和下支撑架以及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之间,所述的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梯形扶手,所述的横梁上固定设置有扶手架、胸部靠板支架以及臀部固定环,所述的横梁和所述的支座之间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架的后端设置有防倒转载轮,所述防倒转载轮的轮架与所述底架之间成一定夹角,所述的轮架上设置有滑销,与防倒转载轮外圈设置的环状滑槽配合,所述的环状滑槽上设置有多个反向锁定槽,所述的底架后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的支撑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前端下部设置有可锁定的万向轮,所述的底部横架固定地设置在底架前端,所述的底部横架中间固定地设置有两个雷射光指引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下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定长度的实心堵头,实心堵头外面套接保护帽,所述的实心堵头和保护帽分别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的保护帽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实心堵头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三通管,所述的胸部靠板支架、横梁和扶手架通过三通管连接在一起并由旋紧器固定。所述的扶手架上还可添加手推握把或多角度握把或托肘握把等。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管上端开有圆锥管螺纹,与所述的旋紧器内管螺纹配合旋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两端设置有圆形接头,所述的圆形接头中心设置有螺纹通孔,外部设置有外部螺纹,所述的圆形接头通过外螺纹固定在横梁上,螺栓轴上套接自润滑轴承,所述的螺栓轴与所述的圆形接头通过内螺纹固定,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T”形连接座,所述的横梁与所述的电动推杆通过“T”形连接座固定。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中间设置有载重接座,所述的载重接座上设置有所述的臀部固定环,所述的臀部固定环上设置有臀部束缚带,所述臀部束缚带通过悬挂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的臀部固定环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部靠板支架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四个横竖排列的螺纹孔,竖直方向上的螺纹孔插有两个一端为球副一端为螺纹的支撑杆,螺纹一端与所述的支撑板相连,球副一端与所述的胸部靠板相连,水平方向上插有两个幅度限位螺栓。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部靠板左右两侧边缘处设置有销孔,所述的胸部约束带前端设置有销头,所述的胸部约束带后端设置有粘贴带。2CN108524202A说明书1/5页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康复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升降多功能助行器。背景技术[0002]目前,据调查数据显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人数也快速增加,约占老年人总人口的18.3%,而且我国下肢残疾人人口基数大。为防止半失能型老年人或残障人下肢肌肉萎缩和关节萎缩,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对于提高老年人或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0003]但是,老年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