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814940A(43)申请公布日2018.11.16(21)申请号201810692009.1(22)申请日2018.06.28(71)申请人安徽省欧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地址247100安徽省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72)发明人张爱枝胡小发曹必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代理人李静(51)Int.Cl.A61H23/02(2006.01)A61H15/00(2006.01)A47C23/00(2006.01)A47C19/2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包括支撑板,相邻的支撑板之间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支撑板组成折叠支撑板,折叠支撑板的上表面铺设有软绵垫,折叠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枕头,折叠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有U形支撑架;其中的一个支撑板内部设有充电锂电池和插线,插线连接有插头;中间的支撑板的内部设有按摩棒,枕头的内部也设有按摩棒,与枕头相隔的一个支撑板的侧壁设有护手垫。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其设计新颖,能够组装各种形状,如沙发靠垫、榻榻米桌或平铺床垫等,能够对人体的头部和腰部进行振动按摩,舒适度高,携带方便。CN108814940ACN10881494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1)上表面的面积大于下表面的面积,多个所述支撑板(1)沿水平方向依次并列放置,相邻的所述支撑板(1)之间通过旋转轴(2)活动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板(1)组成折叠支撑板,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铺设有软绵垫(3),所述软绵垫(3)的底角设有圆角凹槽(7),所述旋转轴(2)的轴壁外侧与圆角凹槽(7)进行卡接固定;所述软绵垫(3)的上表面设有按摩球(4),所述折叠支撑板的一端通过旋转轴(2)活动连接有枕头(5),所述枕头(5)的一个底角设有套环(6),所述旋转轴(2)套接在套环(6)内,所述折叠支撑板远离枕头(5)的一端通过旋转轴(2)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架(8);其中的一个所述支撑板(1)内部设有充电锂电池(9)和插线(10),所述插线(10)伸出支撑板(1)的下表面,所述插线(10)远离支撑板(1)的一端设有插头(11);中间的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设有按摩棒(12),所述枕头(5)的内部也设有按摩棒(12),与枕头(5)相隔的一个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设有护手垫(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具体为空心不锈钢板或空心塑料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的轴壁通过合页与支撑板(1)进行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绵垫(3)的外壁包裹有硬质橡胶,所述软绵垫(3)的内部填充有海绵、乳胶或棉芯等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撑架(8)的上表面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内表面垫设有软橡胶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球(4)具体为热塑性弹性塑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棒(12)具体为电动振动棒,所述按摩棒(12)与充电锂电池(9)电性连接。2CN108814940A说明书1/3页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健康按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多功能健身器。背景技术[0002]按摩,用手或器械来回摩擦、揉捏或敲打身体的表面部分的行为,用于治疗和保养。[0003]按摩是中国最古老的医疗方法。按摩,又称推拿,古称按硗(指按摩矫捷,舒畅筋骨)、案杌(案,通按;杌,通玩。案杌,即按摩)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逐渐总结认识和发展起来的。[0004]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在生产劳动时或与野兽搏斗中,必定有一些外伤发生。出现疼痛,他们自然地用手去抚摸,按揉逐步收到效果;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损伤出血时,人们便本能地用手按压以止血;当损伤使局部部位隆起时,人们又本能地通过抚摩、揉动使隆起变小或消失,从而缓解了肿痛。另外人们发现,用石片等刮擦某些部位能缓解一些特定的病痛,人类本能地重复应用一些能够祛病的抚摸按揉手法,经过时间的延续,这些手法得到发展和积累。在长期的认识实践过程中,按摩逐渐从无意识的偶然动作演变成为人们自由运用的系统的治疗方法。约在几千年前,我国祖先就为按摩奠定了基础,并逐步形成我国的按摩学科。[0005]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