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622263A(43)申请公布日2019.04.16(21)申请号201910018195.5(22)申请日2019.01.09(71)申请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地址450015河南省郑州市大学中路2号申请人西北工业大学(72)发明人曹再辉施歌(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代理人陈思聪(51)Int.Cl.B05B9/04(2006.01)B05B13/04(2006.01)B05B13/02(2006.01)B05B15/68(2018.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涉及电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和固定在支撑架左侧的油漆桶,支撑台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电子产品的外壳的夹持装置,齿轮I和齿轮II上分别同轴固定有不完全齿轮I和不完全齿轮II,齿条与不完全齿轮I或不完全齿轮II保持啮合;本发明通过喷漆盘向下喷洒油漆实现对支撑台上电子产品的外壳进行表面的喷漆处理,通过反向转动的不完全齿轮II和不完全齿轮I分别交替与齿条啮合连接实现齿条带动喷漆盘的横向往复运动,使得电子产品的外壳的表面喷漆更加全面均匀;设置的驱动齿轮与外齿圈啮合传动实现支撑台带动电子产品的外壳转动,使其得到全方位的表面喷漆处理,喷漆效率大大提升。CN109622263ACN109622263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固定在支撑架(1)左侧的油漆桶(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转动式设有支撑台(19),支撑台(19)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电子产品的外壳的夹持装置,所述支撑架(1)上水平固定安装有导杆(5),导杆(5)上滑动套设安装有齿条(4),齿条(4)底部固定安装有喷漆盘(22),喷漆盘(22)通过软管(8)与输送泵连接,输送泵与油漆桶(14)内部连通,所述支撑架(1)上转动式设有啮合连接的齿轮I(6)和齿轮II(23),齿轮I(6)和齿轮II(23)上分别同轴固定有不完全齿轮I(7)和不完全齿轮II(24),齿条(4)与不完全齿轮I(7)或不完全齿轮II(24)保持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左侧设有双轴电机(12),双轴电机(12)的一个输出轴同轴固定有锥齿轮II(11),锥齿轮II(11)上啮合安装有锥齿轮I(9),锥齿轮I(9)与齿轮II(23)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轮机构(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3),支撑台(19)表面套设固定有与驱动齿轮(3)啮合连接的外齿圈(21),支撑台(19)底部中心处竖直固定有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的旋转轴(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12)的另一个输出轴同轴固定有延伸至油漆桶(14)内的搅拌轴(15),搅拌轴(15)表面竖直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搅拌杆(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夹持架(17),夹持架(17)与支撑台(19)内底部水平滑动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架(17)上螺纹连接水平穿设有丝杆(16),丝杆(16)左端同轴固定有从动锥齿轮(20),支撑台(19)上转动式竖直设有转杆(25),转杆(25)上套设固定有与从动锥齿轮(20)啮合连接的驱动锥齿轮(2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5)上端同轴固定安装有手轮(27)。2CN109622263A说明书1/4页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的喷漆装置。背景技术[0002]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主要包括:电话、电视机、影碟机、录像机、摄录机、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箱、激光唱机、电脑、移动通信产品等。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