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第四单元1感知导引课本基本按战争的起因、经过、结局、影响这一顺序介绍线索清楚。第一目介绍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局和对中国政局的影响。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中国的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课本第二目介绍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及影响。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问题:1.简述甲午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2.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3.简述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口号、败因和影响。4.简述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经过和影响。知识梳理一、甲午战争1.背景(1)日本在向资本主义道路过渡的过程中对外侵略扩张野心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______、夺取中国的______和______、占领________进而征服________的对外扩张政策。(根本原因)(2)1894年朝鲜________起义为日本出兵朝鲜提供借口。(导火线)2.经过(1)1894年7月日本在______海面偷袭清军挑起战争。(2)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______展开决战。(3)1895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__________》。(《马关条约》内容:①中国割让______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③开放______等地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华______。)(三国干涉还辽、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3.影响(1)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______________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举借外债。(2)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的危机。“______________”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各国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3)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抗争。清王朝开始进行______改革;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__________的斗争。二、义和团运动1.原因:19世纪末人民群众________斗争迅速发展。2.概况(1)口号:“__________”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____________。(2)清政府的政策:镇压——“__________”——镇压。(3)斗争:1898年势力遍及______地区1900年向北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发起猛烈进攻。(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3.影响: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__________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________的改革运动。思考:如何认识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提示:(1)“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爱国的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因而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2)但是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色彩。三、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危及到列强的在华利益。2.经过:______年6月从天津进犯北京______年9月胁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3.影响:《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疑难探究请思考:(1)《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指出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有人为此画题诗曰:“沈沈(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3)列强“向中国开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政治影响?提示:(1)中日甲午战争清王朝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腐败制度落后。(2)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3)根本目的:把中国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影响: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潮流。(2016·全国Ⅰ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解析】本题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的认识。“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扩大了材料的影响20世纪初清政府在军事方面又采取了编练新军等学习西方的改革措施排除A项;列强对甲午中日战争采取了观望和纵容的态度不可能积极援助中国排除D项;B、C两项据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