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一、孟子、荀子与儒家(一)孟子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唐代以后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热点链接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母对孩子生活环境的选择是孟子日后成为“亚圣”的重要原因。2.主要思想主张(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①孟子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要点点拨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特征。在孟子看来仁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所在舍此人们将无所适从。②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要点点拨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2)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热点链接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3)重义轻利思想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要点点拨“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孟子思想的影响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二)荀子1.基本主张(1)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热点链接《荀子·天问》(节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要点点拨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人们应该尊重规律顺应规律。人也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2)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热点链接荀子主张“性恶论”的理由: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3)继承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先同时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热点链接荀子对君民关系的认: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思想特点及影响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在很长时间里荀子学说不为正统的儒家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但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要点点拨荀子思想的特点:杂取百家但其思想主体是继承了儒家学说。二、墨子与墨家(一)墨家学派的组织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墨翟(历史上尊称为“墨子”)。墨子创立了严密的组织成员被称为墨者。墨者团体的领导人称巨子。墨子是第一个巨子。墨者的行动必须遵从巨子的指挥。★阅读提示注意墨家学派的特点:有着严密的组织其领导人有着绝对权威。(二)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1.主张“兼爱”“非攻”(1)墨子把“兼爱”也称作“仁”。但与孔子的所说的“仁”有很大的差异。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家主张的兼爱则是无等级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要点点拨“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普遍的无等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