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鸿茅药酒到底是不是毒药鸿茅药酒到底是不是毒药“跨省抓捕”一出,鸿茅药酒“操刀人”的老底儿被媒体翻出来,一桩桩“光荣往事”,排排队一看,结果就有点儿让人吃惊。木木提出这个问题,当然要感谢广州的那位前医生谭秦东,他因为在网上“没事找事”地搞科普,说“鸿毛药酒是毒药”,于是被“鸿茅药酒”请来的凉城警察从家里抓捕而去。这都是三个月前的事情了。就狭义而言,鸿茅药酒,肯定不是毒药。因为在大众认知上,毒药一般是指吃了能马上要人命、或者折磨你一些日子之后再要你命的“药”。自鸿茅药酒横空出世以来,好像也有几年了,至今尚未听说有谁喝了之后一命呜呼的。难怪人家叫警察千里迢迢奔袭到广州抓了“秦医生”。不过,世间事从来很奇妙,狭义上没问题或者没多少问题,并不能保证广义上的绝对正确;鸿茅药酒不是玉皇大帝的玉液琼浆,普通人质疑一下,说道说道,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鸿茅药酒”自夸鸿茅药酒之时,自然流露或有意识宣示出的一切自傲,都源自对中医、中药神圣性无可置疑的肯定。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能喊出“每天两口,把病喝走”的口号来,也就一点儿不奇怪了。但遗憾的是,在中医、中药的理论体系里,偏偏还有个“是药三分毒”的论断,鸿茅药酒里据说泡了67种中药材,“秦医生”据此说它是“毒药”,并非一点儿道理都没有。这里面确实涉及一个科学认知的问题。虽然有中医专家认为,经过适当的炮制、配伍,一些有毒的中药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在具体的中医医疗实践中,这么干的也确实屡见不鲜,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以毒克病的过程,实际是医生的一种无奈选择(注意!不是别的什么人的选择),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也。而且,在现代医学的认知里,绝大多数药物的代谢,都要通过肝脏、肾脏,吃的药多了,吃的时间长了,别管中药、西药,对肝肾肯定有损伤,而且这种损伤往往都不可逆;尤其老年人,肝肾功能本来就“日薄西山”,每天再让“67种药”伺候一下,简直就是要命的节奏。据医学专家说,在这67味中药里,确实有那么几味药性凶猛的`“毒药”。从这个意义上看,“秦医生”说“鸿茅药酒是毒药”,还真是有道理。于是,叫警察把就事论事的“秦医生”从春意盎然的“温暖小巢”中逮了,关到冰天雪地的内蒙古的拘留所里,而且一关就是好几个月,连春节都不让回家过,就无论如何都显得挺霸道,不过,中国人好像从来就讨厌霸道,你不霸道,可能一切还好说,你一霸道,而且还霸道得没道理、很难看,可能一切就都不太好说了。当然啦,最终是“一切好说”,还是“一切不太好说”,还要看事情的发展,虽然可以肯定,霸道惯了的人,不到撞南墙的那一刻,都看不到或者本能性地忽视“一切不太好说”的终极威力,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中国人对待霸道的态度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霸道者的最终下场往往都比较不乐观。这个姑且不论,只需拭目以待即可;需要额外唠叨唠叨的是,到底是谁惯出了“鸿茅药酒”霸道毛病。这个“谁”,不同的人回答,答案肯定不一样,但追究根本,一定就会追到“沉默的大多数”那里去。这些“大多数”,脑子都跟灌了水一样,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而且还拼命地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这就难怪人家最终拿你不当回事儿了。“跨省抓捕”一出,“鸿茅药酒”“操刀人”的老底儿被媒体翻出来,一桩桩“光荣往事”,排排队一看,结果就有点儿让人吃惊,运作套路都一样,都是铺天盖地地一“忽悠”,许多人就没头没脑地扑上去。每次都这样,而且“操刀者”每次都能赚个不亦乐乎,让人看了就不免生出无限的悲观;刚刚信心满满地喊出“等着瞧”,也就一忽儿的工夫,心里就没了底。也是,即使“鸿茅药酒”躲不过这个劫,人家一转身,没准儿又能搞出个什么祖传的花花肠子来,满世界一忽悠,一众人又会中了失心魔般的往上冲。真是没办法。你总是轻信和善忘,就不能怪“能人”把你当“韭菜”割。当年,宋江临死前,给李逵送去一坛子药酒,李逵满心欢喜地喝下去,结果就悲催了。当你满心信任、无限欢喜地接过别人送来的“礼物”,却万万没想到那是能要人命的东西。天下最毒的“毒药”,莫过于此吧。(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