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1922874A(43)申请公布日2020.11.13(21)申请号202011028513.5(22)申请日2020.09.27(71)申请人湖南高福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地址410000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尖山路39号长沙中电软件园总部大楼6楼601室(72)发明人曾巨申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797代理人李斌(51)Int.Cl.B24B27/00(2006.01)B08B5/0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磨削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端两侧安装支撑架,支撑架顶端安装顶板,顶板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前端中部安装旋转轮,旋转轮前端非圆心位置安装移动柱,移动柱外侧套设有移动架,移动架底部安装活塞架,活塞架两侧穿过支撑架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外侧套设有活塞箱,活塞箱底部通过喷气管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架内侧中部的喷气腔上,活塞架下端中部安装固定块,固定块底部安装固定箱,固定箱内部顶端转动设置有磨削轴。本发明,一方面在固定箱的作用下使得磨削轮对工件进行往复式打磨,同时也使得活塞箱进行工作,使得喷气腔喷出气体实现了磨削过程中所产生的磨渣的快速清除。CN111922874ACN11192287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上端两侧安装支撑架(8),支撑架(8)顶端安装顶板(21),其特征在于,顶板(21)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3),旋转轴(23)前端中部安装旋转轮(22),旋转轮(22)前端非圆心位置安装移动柱(25),移动柱(25)外侧套设有移动架(24),移动架(24)底部安装活塞架(20),活塞架(20)两侧穿过支撑架(8)连接有活塞板(27),活塞板(27)外侧套设有活塞箱(14),活塞箱(14)底部通过喷气管(13)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架(8)内侧中部的喷气腔(12)上,所述活塞架(20)下端中部安装固定块(19),固定块(19)底部安装固定箱(18),固定箱(18)内部顶端转动设置有磨削轴(16),磨削轴(16)下端穿过固定箱(18)底部连接有磨削轮(17),位于固定箱(18)内部的磨削轴(16)中部安装磨削齿轮(29),所述支撑架(8)中部之间安装导向架(28),导向架(28)穿接有固定箱(18)且前端中部设有与磨削齿轮(29)相互配合的导向齿条(26),所述磨削轮(17)下侧的固定底板(1)上方设有工作台(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箱(14)固定于支撑架(8)外侧,且活塞箱(14)外壁上设有进气嘴(15),进气嘴(15)与喷气管(13)内部均安装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腔(12)内侧中部设有若干喷气嘴,喷气嘴向下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端中部安装工作箱(2),工作箱(2)内部底端安装驱动轴(4),驱动轴(4)两端中部分别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滑动块(3),滑动块(3)上端通过铰接架(9)铰接有工作台(10)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两端中部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左旋螺纹区(5)和右旋螺纹区(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一端穿过支撑架(8)连接有驱动手柄(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内部设有沉槽。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两侧中部设有若干排渣孔(3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孔(30)外侧的工作台(10)外壁上安装排渣管(1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11)倾斜向下设置。2CN111922874A说明书1/4页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磨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电加工用磨削装置。背景技术[0002]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他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0003]随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