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4941951A(43)申请公布日2022.08.26(21)申请号202210744902.0(22)申请日2022.06.27(71)申请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观光路1303号鸿信工业园9号厂房1-3楼(72)发明人赵克林芦文杰程志强陶锴(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专利代理师范旋锋(51)Int.Cl.F28D7/02(2006.01)F28F9/013(2006.01)F24F13/3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54)发明名称绕管式换热器及空调器(57)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及空调器,该绕管式换热器包括支撑架和换热管束,支撑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多个支撑件,多个支撑件呈环形间隔排布,围合形成有空气流通通道,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支撑件的两端,且第一端部具有第一风口,换热管束呈螺旋状缠绕多个支撑件上,形成至少一层换热管束层,且相邻两根换热管束间具有间距。本申请在换热时,液体在换热管束内螺旋流动,空气从相邻的两根换热管束间及相邻的两个支撑件间进入,并依次经空气流通通道、出风口流出,使流经换热管束的液体与流经空气流通通道的空气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系数,且该绕管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换热量高,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换热量。CN114941951ACN114941951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呈环形间隔排布,围合形成有空气流通通道,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两端,且所述第一端部具有第一风口;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多个所述支撑件上,以在所述支撑架的周侧形成至少一层换热管束层,且在同一层所述换热管束层中,相邻两根所述换热管束间具有间距;在换热时,液体从所述换热管束的进液口流入,在所述换热管束内螺旋流动后从所述换热管束的出液口流出,空气在相邻的两根所述换热管束、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空气流通通道及第一风口间流动,以和流经所述换热管束的液体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间距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换热管束层中,缠绕于所述支撑架周侧的相邻两根所述换热管束间的间距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换热管束层中,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或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部至第一端部,缠绕于所述支撑架周侧的相邻两根所述换热管束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换热管束层中,缠绕于所述支撑架周侧的相邻两根所述换热管束间的间距为W1,W1≥2mm。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换热管束层中,缠绕于所述支撑架周侧的各根所述换热管束与所述支撑架的中心轴的距离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换热管束层中,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或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部至第一端部,缠绕于所述支撑架周侧的各根所述换热管束与所述支撑架的中心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减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多个所述支撑件上,以在所述支撑架的周侧形成至少两层换热管束层,相邻两层所述换热管束层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层所述换热管束层间具有间距W2,W2≥2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垂直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风机、电控盒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所述风机、所述电控盒和所述绕管式换热器分别设于所述机柜内,且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支撑架设有开口的一端,所述电控盒连接于所述风机,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工作。2CN114941951A说明书1/5页绕管式换热器及空调器技术领域[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及具有该绕管式换热器的空调器。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空调器换热器结构多采用平板型换热器、V型换热器及U型换热器,在直管或U管的基础上增加翅片,来增加换热面积。[0003]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不改变风道面积前提下,通过改变流路、管间距、管径或更换换热器,有时仍然不能够满足换热量的需求,单位体积换热量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