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10)授权公告号CN105155548B(45)授权公告日2018.05.22(21)申请号201510294044.4CN202850033U,2013.04.03,(22)申请日2015.06.02JP特開平5-132939A,1993.05.28,(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审查员方晶申请公布号CN105155548A(43)申请公布日2015.12.16(73)专利权人谢纯地址51021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阅林街36号101房(72)发明人谢纯(51)Int.Cl.E02D17/04(2006.01)(56)对比文件CN205188976U,2016.04.27,CN203296038U,2013.11.20,CN103510526A,2014.01.15,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拉索式双排桩(墙)支护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索式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支护桩、后排支护桩,所述前排支护桩由第一冠梁连接,所述后排支护桩由第二冠梁连接,所述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形成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支护桩伸出地面,形成索柱(架),所述后排支护桩平地面;所述索柱(架)与后排支护桩之间及所述前排桩与后排支护桩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预应力拉索,所述预应力拉索与所述桁架及支护桩形成小于90度夹角。本发明采用拉索及杆件连接前排支护桩与后排支护桩,为前排索柱(架)提供稳固的支撑,增大了支护结构的抗弯刚度,基坑开挖时,前排支护桩分担土压力,而后排支护桩起到支挡和拉锚双重作用。本发明无内撑,索可回收,经济效益好。CN105155548BCN105155548B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拉索式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支护桩、后排支护桩,所述前排支护桩通过第一冠梁连接,所述后排支护桩通过第二冠梁连接,所述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通过连系杆件形成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支护桩伸出地面,形成索柱,所述后排支护桩与地面持平;所述索柱与后排支护桩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第一预应力拉索,所述第一预应力拉索与所述索柱形成小于90度夹角,所述第一预应力拉索与所述桁架形成小于90度夹角;所述前排支护桩与后排支护桩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第二预应力拉索,所述第二预应力拉索与所述前排支护桩形成小于90度夹角,所述第二预应力拉索与所述桁架形成小于90度夹角;所述索柱的高度大于所述前排支护桩与后排支护桩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索式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支护桩嵌入土的深度比所述前排支护桩嵌入土的深度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索式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分别锚接在所述索柱和后排支护桩上;所述第二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分别锚接在所述后排支护桩和前排支护桩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拉索式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支护桩与所述后排支护桩在平面上为矩形阵列布置,或丁字式布置,或边拱式布置。2CN105155548B说明书1/3页一种拉索式双排桩(墙)支护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基坑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索式双排桩(墙)支护结构。背景技术[0002]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推进,土木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深基坑为适应土地综合利用效率要求已成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护工程也已成为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重要的分项。常见的土木工程基坑支护型式有原状土放坡、土钉支护、锚喷支护、桩锚支护、墙锚支护、排桩悬臂支护、钢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与支撑支护等支护型式及其中两种及两种以上支护型式的组合,目前绝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基坑支护采用上述支护型式。[0003]由于市内建筑密度越来越高,交通拥挤,场地狭小,地质条件可选性差。为了充分利用土地,使得既有建筑邻近的新建建筑基坑支护型式受到限制。[0004]1、无法采用传统的放坡开挖,又不能进行土钉支护和锚喷支护方法;[0005]2、悬臂式支护型式不带内支撑、锚杆(索),全靠嵌入土体内的部分所提供的抗力来平衡基坑侧壁对支护结构施加的土压力。通常在基坑深度不大时,从成本、施工工期、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支护结构类型。但位移受地质条件和嵌入深度的影响显著,不能满足复杂基坑工程稳定性和控制变形方面的要求。[0006]3、地下连续墙加支撑支护的方法,作为临时挡土结构较其它方法费用高,后续地下工程工期长。[0007]4、采取传统的桩(墙)锚支护,由于邻近地下构筑物和管线的限制,坡后土体宽度有限,所以锚索角度较大,支护效果不佳,并且有的边坡根本无法施工锚索;[0008]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桩(墙)锚支护受坡后土体宽度有限,锚索角度较大,支护效果不佳,并且有的边坡根本无法施工锚索,造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