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29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2.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按以下反应处理:2NO(g)+2CO(g)N2(g)+2CO2(g)。对该反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不能加快反应速率B.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分子(或离子)间的每次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B.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C.活化分子具有比普通分子更高的能量D.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普通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下图所示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E14.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gD(g)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是否加入催化剂可得到两种v-t图像如下:以下关系正确的是()①a1=a2②a1<a2③b1=b2④b1<b2⑤t1>t2⑥t1=t2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⑧右图阴影部分面积更大A.②④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⑤⑦D.②③⑥⑧5.设C(g)+CO2(g)2CO(g)ΔH>0反应速率为v1;N2(g)+3H2(g)2NH3(g)Δ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6.为研究H2O2酶对反应2H2O22H2O+O2↑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可得到如下两条曲线。图1是室温下H2O2酶的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2表示在最合适温度及pH=b条件下H2O2分解产生的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若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其他条件不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至100℃e点不移d点右移B.H2O2用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C.pH=c时e点为0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二、双项选择题7.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B.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C.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8.(2011·广东四会)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三、非选择题9.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ΔH=(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kJ·mol-1。(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Δ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10.(2012·湛江一中)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体积不变)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49.0kJ·mol-1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10min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行到3min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10min后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C.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氩气反应速率不会改变D.3min前v(正)>v(逆)3min后v(正)<v(逆)(3)下列措施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是。A.恒温下充入Ne气体B.再充入1molH2C.升高温度D.加入干燥剂CaCl2固体11.(2011·广东三水)γFe2O3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其部分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FeSO4…αFe2O3Fe3O4γFe2O3(1)已知:①3αFe2O3(s)+H2(g)2Fe3O4(s)+H2O(g)ΔH1②2Fe3O4(s)+O2(g)3γFe2O3(s)ΔH2③H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