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论文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论文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以下简称“农牧交错带”是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之间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该区域的典型特征是生态的脆弱性和农业经济的高风险性并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恶劣之外,土地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数量减少、质量变劣,生态服务功能逐步下降,也是重要原因(张爱平等,2007)。因此,要实现农牧交错带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深入研究该地带的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找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措施和办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环节。一、研究范围的界定(-)农牧交错带的界定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关注农牧交错带。70多年来,虽然不同学者对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和界限的理解有所差异,但在核心区域的认识上基本一致。本文采用王静爱等(1999)综合确定的农牧交错带范围:包括大兴安岭南一科尔沁沙地段、张北一集宁丘陵段和黄土高原段三部分,共涉及内蒙古等10个省(区)。本文仅以农牧交错带上所有的189个县(旗、市)为分析的基本单元,市辖区没有包括在内。这样做的理由是:市辖区与县(旗、市)在资源禀赋和发展区位上存在很大差异,农牧交错带的基本特征表现不明显。(二)生态用地的界定广义讲的生态用地,指林地、园地、草地、水域(包括湿地)和未利用土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对于农牧交错带这个特定的区域,生态用地主要包括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园地、水域(包括湿地)尽管也属于生态用地的范畴,但所占面积很小,季节变化幅度大,数据和资料也难以获得,因而未列入本文的研究范围。二、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机制分析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区域内的生态条件间接影响农业的产出和效益。从生态用地变化引起生态条件改善的方向看,它至少给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生产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能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二是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的下降,能减少农业产出不必要的损失;三是同等产量水平下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降低,能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产出的效益。从生态用地变化引起生态条件变劣(即生态退化)的方向看,它将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生产产生以下不利影响:削弱农业再生产的基础,造成农业生产力逐步下降,农业总产值也相应下滑,极端情况下甚至给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破坏(常月明等,2004);在一定条件下,还限制生态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例如当地居民从旅游产业中获得收入减少)。农牧交错带生态退化对农业产出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徐嵩龄(1998)和汪俊三等(1995)所估计的生态退化的直接损失都是与农业相关的损失;生态退化给农业造成的损失主要来自土地可利用性丧失、土地质量下降、草场沙化和退化三个方面,上述三项损失甚至占总损失的97.8%(张玉等,1996)。三、生态用地变化与农业经济变化的描述本文分别选用生态用地面积和农业总产值两个指标来描述生态用地和农业经济的状况,同时选用两个时点的数据来描述上述指标的变化。基期和报告期年份分别为1985年和2005年。本文利用的土地数据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环境数据中心以县(旗、市)为单元的遥感数据,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农村经济基础资料数据库。(一)土地利用的变化耕地分为旱地和水田两种类型,由于农牧交错带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田只占很小的比重;草地分为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三种类型;林地则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它林地等。从表1可见,1985?2005年,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面积减少了119万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减少了1.7个百分点;同期,耕地面积增加了102万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增加了1.5个百分点。增加的耕地到底是来源于不可利用土地的治理开发还是林地和草地的开垦,后面将详细分析。(二)生态用地变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关系表2给出了农牧交错带耕地面积变化和生态用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等)面积变化的相关系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耕地面积的变化和林地、草地总面积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接近-0.9)。这说明,农牧交错带耕地面积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开垦林地和草地的结果。(三)农业经济增长指标的统计分析根据表3中的数据分析,1985?2005年,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总产值增加了5倍。其中,畜牧业产值增加了将近9倍(渔业总产值虽然增长更快,但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85年的22.3%上升到2005年的36.1%,而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从1985年的66.5%下降到2005年的56.8%。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