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宜春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恓(xī)惶湖畔(pàn)怏怏不乐(yàng)久假(jiè)不归B.散漫(sàn)机械(xiè)彤(tóng)云密布薄(bó)利多销C.仍(rěng)然癖好(pǐ)数(shǔ)典忘祖锱(zī)铢必较D.阜(fù)盛挞(tà)伐令人咋(zé)舌曲(qǔ)终人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倾泻耳根清净磕碰蜂拥而至B.广博雍荣华贵稂莠成群结队C.简练急流勇退就序哀鸿遍野D.煤炭寻章择句洽谈贸然行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远处,不知何方人氏在弹奏《二泉映月》,琴声在寂静的黑暗中飘飞旋绕,不绝如缕,我沉浸在这神奇的旋律中,犹如徜徉于山林,漫步于海滩。B.被称为国学“偏才”的孙见坤,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消息一出,各路媒体口诛笔伐,演绎成2010年夏天高招最富有争议的公共事件。C.对于这部电视剧,编剧刘晓萍和导演张新在创作过程中有过争吵,有过不同意见,但在平常的生活中两人却是心照不宣的好朋友。D.生活让高晓声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丰厚的报偿,二十余年与农民的相濡以沫,成就其复出以后很快进入一个创作上的井喷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B.一些物业公司为追求利润,擅自改变小区用地规划,这种侵犯业主公共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业主委员会应该有权维护。C.能否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的建议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程度。D.中国汽车和自主品牌将进入下一个黄金十年,中国将由原来自行车社会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中国自主品牌也将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5.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走进松山湖,就是走进梦幻。①再多再华丽的词藻也不过是浮云,在蓝天下呼吸到的空气才是真实的②那不仅是一片景观,也是一种意境,是一种可以让人们超越现实、无止境地追求美的梦③梦是无声的,松山湖亦无言④走进松山湖深处,湖水是凝然不动的一缸浓酒,与原始的植物一起,芳香扑鼻⑤林中不知名的鸟,长吟声粘稠,是酒醉的呢喃⑥轻柔的风迷醉地吹着,醉了湖边的树木,朦胧地摇曳,又软软地垂下A.③①②④⑤⑥B.②③①④⑥⑤C.⑥②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从认识论角度看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正因为如此,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与现代化无缘的绝对化的观点实际上是不恰当的。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