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语文《诗》教案八年级语文《诗四首》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诗四首》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八年级语文《诗四首》教案1知识目标:1、朗读背诵前两首诗2、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对诗的理解能力德育目标: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重点难点:朗读背诵前两首诗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策略方法:朗读法教学媒体:录音机教学设计:课前二分钟演讲学习《归田园居》学习《使至塞上》前两首。1、老师范读,提出朗读要求2、注音:荒秽草木长3、结合注释,读懂字面含义分析思想感情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世人在南山下种豆,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从表面看,写的是劳作之乐,但其内涵,是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1、背景:公元737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的大使,实际上是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些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2、朗读课文3、注音:燕山逢候骑4、分析思想感情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难言的内心感情。经过长途跋涉,却没见到将官。接着,笔峰转入对塞外风光的描写上。5、朗读背诵板书设计提纲《归园田居》:不想在现实中失去自我,希望自食其力。《使至塞上》:借边塞风光,抒发被贬的凄凉。八年级语文《诗四首》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德育目标〗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4、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赏读《归园田居》,指导学生自读《游山西村》,品味诗歌的人情美、风物美。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诗歌。〖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我们先来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二、指导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示一些应注意的词语: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2、要求学生用“/”给《归园田居》(其三)一诗划分节奏。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节划分和意义划分相结合,如“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要求学生仔细听读,订正不恰当的读音和节奏。4、学生齐读。三、师生共同赏读《归园田居》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3、要求学生概述诗意。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教师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逐句解释如下: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荷锄晚归。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第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选两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点评。4、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美。⑴提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带月荷锄归”的动人画面。明确: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