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专题概述本单元概述了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发展社会主义道路至1991年苏联解体这段历史突出了在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的条件下进行探索的艰难历程特别是列宁、斯大林在不同时期进行探索和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找到了一条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通常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曾经取得巨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过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它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弊端:忽视经济规律的作用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践踏民主与法治形成个人专断;形成个人崇拜思想极度统一。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至苏联解体。学法指导(1)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要分前期和后期要认识到当时实行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同时也要从当时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认识其特殊性和“不合理性”。(2)通过对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的分析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和作用;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中得到借鉴: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依照经济规律进行经济建设。(3)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成就和失误以及对苏联的深刻影响。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评价社会体制和历史人物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斯大林模式”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发挥了作用对苏联赢得反法西斯的胜利也有很大帮助但后来越来越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4)通过学习苏联的改革认识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而是要革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社会主义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发展具有曲折性的特点。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知识结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背景——帝国主义干涉者与境内反革命势力勾结疯狂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长达三年的国内战争开始政治、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后来又扩大到各种农产品;工业:企业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作用——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渡过了三年国内战争的困难时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内战结束后的必然转变背景——经过七年战争整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农民、工人、士兵)内容——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作用——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使苏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的建立(1922年)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诞生基础训练(一)完成填空: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农业工业流通分配评价(二)选择题2.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要内容有A、满足消费、扩大市场B、实行按劳分配C、实行按需分配D、.一切生活必需品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