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整理比较文学绪论1、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的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2、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跨越性(跨国、跨文明、跨学科);四大研究领域是: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3、三大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和代表观点:(1)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加强实证性,加强科学性,使比较文学研究落到实处,强调用具体材料支持研究。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比较”两个字应该全部摆脱美学含义,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将比较文学研究划分为“物质”和“形态”两类,由此产生“流传学”、“媒介学”和“渊源学”。卡雷:《比较文学评论》,比较文学“精确化”工作,比较文学不是并列的平行比较,而是实证性的关系研究,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基亚:《比较文学》,坚持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重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这种精神联系必需是事实上存在而不是任意猜测。(2)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代表人物:韦勒克、雷马克、韦斯坦因。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只注重事实联系的研究方式发起攻击,主张进行跨学科和平行研究,把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综合在一起,正视“文学性”问题。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提出一个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全面而集中地代表了美国学派的主张;批判法国学派“实证主义”保守态度,主张开展“跨学科研究”。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建立发展以“比较诗学”、“类型学”、“跨学科比较”为主,并拓展原属于影响研究的“主题学”、“文类学”等领域,扩展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并未完全否定法国学派,将两者相结合,形成由“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构成的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经典模式。(3)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代表人物:卢康华与孙景尧、陈挺、乐黛云、谢天振等。卢康华、孙景尧:《比较文学导论》(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专著,1984年出版)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比较文学是一门不受语言、民族、国家、学科限制的开放性文学研究学科。在世界文学的背景上,通过比较寻求各民族文学特点和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4、发生发展历史(略,参考):(1)德国学者、作家歌德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1827)·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兴起于19ct下半叶·1877年,梅茨尔在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创办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世界比较文学报》·1887年德国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杂志》,被视为德国比较文学的正式开端。·【英】波斯奈特于1886年发表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比较文学理论的专著《比较文学》·1895年,丹麦勃兰兑斯完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成为一部比较文学巨著(2)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在中国出现是20C20年代末30年代初·1931年傅东华从英文转译法洛里哀《比较文学史》,1937年戴望舒翻译梵·第根著作《比较文学论》1、流传学: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特征: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研究范围:(1)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包括其评价、介绍等)接受者受到放送者哪些具体作品的影响及对放送者的评价接受者是否模仿放送者,模仿了哪些方面,如文体、风格、思想、情感、主题、背景等接受者是直接还是间接接触作品;是直接阅读原文,还是通过译文或评论了解作品;译本在其影响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文学界、出版界、读者是怎样接受这些作品的,他们的反应和情感是怎样的作品的传播情况如何,哪些阶层受影响最广影响的程度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影响的时间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是什么帮助人们接受影响并影响成熟;是什么造成接受者对影响的选择是什么影响确立了放送者在接受者眼中形象和地位2、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或源泉学,属于影响研究范畴。它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较文学视野中,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研究方式:(1)从影响的方式看,分为印象、口传和笔述从影响放送者角度,分为孤立的渊源,集体的源流与流传学区别:其根本区别在于,流传学研究的起点是明确的,它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