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校园文化的融合多校区大学是指拥有两个或以上在地域上不相连的校园,但名称统一、独立法人地位一致的实体大学。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背景下产生的。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加速了高校分校区建设的兴起。可以说,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体制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需要。随着2022年以后招生规模的减小,高校合并、扩建的浪潮逐渐平息,但这种模式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其中对于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校园文化的差异与泛化问题。一、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高校多校区的形成主要分为合并重组、新建扩展和两者结合三种类型,办学规模往往较大,学科门类相对齐全,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有利于促进一所高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和高度,其本身就存在多元的学科文化和课余文化。合并重组型高校各校区均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历史,也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基因,这些独立的文化因子相互吸收、相互排斥、共生共存,使得高校呈现出一种多元化态势;而新建扩展型高校新校区虽然传承了老校区的传统优质文化,但由于周边文化的影响和时代的需求,新校区的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创造中。无论哪种类型,每个校区一般拥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和自主运行机制,因此,与单校区大学相比,多校区大学的情况更为复杂,校园文化更为丰富多样。可以说,有多少个分校区便有多少种校园文化。二、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缺乏统一性高校多校区的规划区分一般按照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根据学历及年级层次来划分,如本科生在分校区,研究生在老校区,低年级学生在分校区,高年级学生在老校区;二是根据学科(群)的性质来划分,如理工科在一个校区,人文社科在一个校区,以便更好地发展各校区的学科实力和特色。就校园文化的主体结构而言,不同校区的学生结构不同,他们的专业学习、社会实践、流行思潮、价值观念、思维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都有很大差异,大学生文化呈现明显区别特征;虽然高校多校区一般共享师资,但大部分教师的工作重心和居住点仍在老校区,因而在分校区授课结束后大都即刻返回老校区,与分校区的学生缺乏沟通交流,高校教师文化在分校区较为缺乏;在管理者层面,学校领导、中层干部长期处于高校本部,他们的价值观念、领导风格和行为方式对于分校区缺乏耳濡目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就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而言,多校区高校相对分散,不同校区的硬件设施、自然环境、周边环境、管理模式、人文气息、文化氛围等均有差异,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均呈现校区特色。就校园文化的时间形态结构而言,老校区的传统文化积淀相对丰厚,新校区的现代文化特色更为明显。随着办学历史的推进,高校各个校区逐渐积累凝练出本校区的特色校园文化,但往往缺乏统一性,导致不同校区形成一个个“文化孤岛”,整个高校呈现出“泛校园文化”的特征。多校区高校缺乏统一性的多元文化使得高校总体缺乏凝聚力和感染力,校园文化应有的激励、导向、约束、教育等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师生缺乏归属感,甚至各校区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出现摩擦和冲突。因此,处理好校园文化的多元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实现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尤为重要。目前,很多高校不同分校区建造了统一的标志性建筑,制定了统一的大学制度,基本实现了统一的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也有序开展,但这只是偏重于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表层融合,而深度融合更偏重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历史传统、校园风尚等精神文化的融合。很多高校分校区距离深层次的文化融合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主要表现在新校区或分校区由于重物质文化建设,没有很好地传承老校区的深厚文化,而合并重组型高校由于重名校建设或重主校区建设,而忽略了分校区的精神文化建设,各校区校园文化缺乏交流、互动和协调。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各个高校大都处于探索阶段;二是受原有管理模式的制约,要形成一套兼顾各校区的文化管理模式尚需时日和大量磨合;三是各校区资源不平衡,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专题讲座、文化活动、周边资源等软硬件方面。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首先应坚持统一性和多元性的统一,在统一的办学理念下,多种学科文化群体和平共处、积极互动,各校区文化之间、各学科文化之间融合汇通。其次,应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在传承高校本部优秀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也要意识到各校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和文化模式,以推动校园文化向前发展。在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标识系统是基础,价值追求是核心,管理模式是保障,交流互動是途径,师生主体是关键。同时需要强化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并把一所高校具有共识性的办学理念、传统精神、目标方向和个性特色融入到各个校区的教学、科研、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