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摘要:当今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长期困扰人们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们不用为生存和温饱问题而苦苦挣扎,空闲时间相对增多,有些人产生了行为失范、道德缺失和精神迷离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必須面对这一时代变迁,要结合德育教育要求和物质时代的特点,通过创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来扭转当今社会的道德扭曲的现状。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提出一些有借鉴价值的方法和策略,以供小学教育界的同仁作参考。关键词:物质过剩;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一、物质时代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现状物质过剩基本是这样一个形成过程:从工业革命时期发展至今,各种各样的机器不断涌现,商品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社会在经历一轮轮繁荣到衰退、衰退再繁荣的经济周期后,如今已步入以商品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的现代化社会。我们已身处物质过剩的时代。在这个物质和商品高速流通的时代,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人们的空闲时间增多,精神世界变得贫瘠,其中一些人逐渐失去正确的信仰,行为失范,道德缺失。面对这种社会状况,从小学开始加强德育教育变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偏重于对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一些教条化思想观念的灌输,教育方式过于形式化,对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形成益处甚微。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理念也应该随时代变迁,从语文教材、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当前小学德育目标及实施方法探寻出一套实践性较强的德育渗透教育方法。二、物质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一)将德育思想穿插在语文字、词教学中目前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大约3000个常用汉字。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得将德育思想穿插在字、词教学中,比如在讲汉字构造时先鼓励学生观察字词结构,教师再统一拆解字形以及字形所包含的道德理念,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使其领悟字词所蕴含的道德观念,明白做人的道理。比如,在讲授“爱”字的过程中,可以从“爱”字的来历、在甲骨文中的形象逐步延伸到当代社会中爱国、爱家、同学之间友爱等思想道德观念。在引导学生认识“乳”字的过程中,先详细介绍这个字的由来,向学生展示它的甲骨文形象(即手抱婴儿哺育的形象),再向学生具体介绍一个母亲在哺育幼儿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并延伸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妈妈是如何照顾他们的。这种教学方式生动形象,一方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乳”字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了母爱的伟大,从而引导其懂得感恩。(二)将德育思想渗透在句子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诗句、名言可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中就蕴含着一些道德观念。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可以对学生提问:你想对村庄的人说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学生通过阅读故事自然会理解随意砍伐树木会失去绿色的大树,使我们的自然环境恶化,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自然环境,共同维护好我们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可见,提问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同时使学生领悟一些正确的道德理念。(三)将德育思想渗透在阅读训练中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结合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能力来加以渗透。课文阅读训练应该结合文章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符合文章情感的情境,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进行阅读训练,并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有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例如,我在2022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课文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全文,然后从文中摘取一段蕴含德育思想的段落——“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对学生说:“是谁冒着蒙蒙的细雨抱着迷路的孩子呢?”学生说:“是雷锋叔叔!”我又提问:“雷锋叔叔为什么在雨中抱着迷路的孩子?”学生说:“雷锋叔叔在保护迷路的孩子,不让孩子淋雨,淋雨会生病!”我接着说:“那下雨天我们在路上看到淋着雨又迷了路的小朋友会怎么做?”学生此时会自然而然地回答:“学习雷锋叔叔给小朋友打伞,找警察叔叔帮助他回家!”当学生说出这样的答案时,德育的目的就达到了。结语通过上文的探讨可知,在语文教学中穿插德育教育内容是可行的。本文仅仅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在实践中,教师还应该结合课文内容和课时要求来提炼德育思想,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适当的灌输,研究并遵循儿童道德自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设计,给儿童留下自主思考的学习空间,较好地处理道德认知必要合理的传授与道德能力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促进儿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使其在字词学习、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中自主领悟一些对其有益的道德观念,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