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对绩效评价几点思考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对绩效评价的几点思考在2022年9月1日,某某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文件出台后,如何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当前各县市一项新的工作,现结合我们的基层实际,谈谈如何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财政预算项目绩效评价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流程和选择合适的评价工作方法。在实际评价工作中,评价标准应涵盖以下几个特点:公正性、技术适当性、利益相关者参与、及时反馈与扩散等,如果能具备了这几个特点,绩效评价的质量就较高。这几年我们的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尚未最终形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任然存在诸多问题。一、在预算绩效评价中有关质量控制的问题(一)评价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不够指标设置不恰当,不能真实反映该项目的实际实施效果;又由于参与评价人员某些方面知识欠缺,考虑不全面,或生搬硬套其他案例指标与被评价项目脱轨,使其不具备可行性。有的指标体系分类过于笼统,如分为定量和定性或共性和个性两大类指标;此外,有些指标体系过分强调定量指标,另一些则完全是定性指标,而财政性项目支出类别繁多,绩效评价比较复杂,单纯使用定量指标或者定性指标难以真实反映专项资金的绩效结果。首先,指标体系的不统一,难以横向比较。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对分类评价的科学性和标准化有所认识,但没有找到区分各个不同的被评价对象绩效难度的权重,并对其进行标准化提炼,导致不同的被评价对象缺乏意可比性,难以形成相互之间的对比。其次,内容复杂,指标设计者往往希望指标能够涵盖尽可能多的内容,但往往事与愿违,很难找到一套合适的指标来覆盖所有,取得有关数据,最后导致结果无疾而终。再次,权重的确定。权重设计及分值安排主要依靠主观确定或采取多人对不同因素依靠主观打分来确定权重。缺乏科学依据和客观的标准,致使在实际操作中很茫然。一般在设计指标评分表中,内容下设三级指标,但是各个级次的评价指标占每个评价环节总分的比例缺乏科学、严格的依据。这种主观确定权重的做法既在理论上缺乏科学性,难以服众;又在实践上损害了评价的公平性,评价结果的公信力难以令人信服,这是绩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二)以事后评价为主,事前事中评价较少绩效评价有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事后评价,目前大多数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属于事后评价,对事前、事中缺乏实时控制和监督,这样不利于对项目进行全面了解,不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从而影响项目实施的整体质量及效果。(三)绩效目标制定缺失和执行随意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预算部门年初申报预算时,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将绩效目标编入年度预算;执行中申请调整预算的,应当随调整预算并上报绩效目标。现在各地在预算申报时已要求预算单位申报项目预算时,同时上报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并对绩效目标申报表进行评审。但实际操作中存在预算绩效目标设定不规范、不系统、不全面,绩效目标设定往往缺乏应有的准确性,突出表现为:目标空泛,缺乏细化量化指标;多为定性指标,缺少定量指标:甚至申报的绩效指标与资金预算不相匹配;以工作指标代替绩效指标;只有产出指标,没有效益指标等问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绩效目标失去了其应有的权威性,这不利于在实施过程中将绩效目标与实际完成进行对比。二、关于加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建议(一)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绩效观念。首先,政府层面就要高度重视,采取召开会议、出台规范性文件等多种形式,要求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单位责任主体意识,将绩效管理工作列作重要事项、抓在手里。其次,财政部门要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培训授课等形式,向各部门单位业务人员讲解培训,也可通过情况通报、工作简报等方式,及时发布各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营造良好的绩效管理氛围。(二)加强机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当前预算绩效管理机构缺失、职责不明、人才匮乏等现状,一方面,设立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职能和职责分工,配备专职人员,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另一方面,财政部门要拓宽引入专业人才参与绩效管理的渠道,引入第三方力量,建立动态专家库,注重与专家及第三方人才开展互动,真正发挥“专家”的专长;要整合多方资源,将各部门单位业务骨干充实到预算绩效管理队伍中来,并通过强化专业培训、学习考察、业务交流等措施,帮助和促进现有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工作能力,培养一批地方“专家”式人才。(三)从具体业务方面,确定适合各类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指标体系是最能反映绩效评价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