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美军全球信息栅格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全球范围内,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得人类战争模式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美军正在大力推进的军事变革——或称“国防部转型”。被军事学术界公认为代表了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关键词:全球信息栅格体系(GIG)、现状、发展趋势。一、GIG简介1.1GIG的概念美军网络中心战最终要使作战部队达成一体化的指挥控制、精确的火力打击和实时的态势感知和情报共享,而促使这种目标实现的方法就是全球信息栅格(GIG)。全球信息栅格是实现网络中心战的物质基础,是赢得信息优势的关键所在。全球信息栅格的目标就是获取一体化水平及联合程度更高的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能力。全球信息栅格能使作战人员在全球范围内安全地获取信息,可使得使用该栅格的人员更方便地获取所要的信息,从过去自己到信息库中获取变为由系统自主检索再返回所要的信息,从被动的信息获取变成主动的态势感知。这种变化是质的变化,是网络中心战中对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核心要求的物质基础,是实现部队联合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全球信息栅格将通过形成可用的互操作的、安全的网络集成来连接从传感器和卫星到展开的陆、海、空、士兵等一切要素,能在全球各个运作点提供服务,并提供其它用户及系统的接口,可以预言,全球信息栅格的接口标准将成为下一代美军武器、传感器、指挥控制系统等接口标准。1.2GIG产生的背景要问及GIG的产生,首先要从C4ISR说起。C4ISR的发展,一直为世界各国兵家所瞩目。它使得军事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战争中至关重要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等各大领域能够实现有机地整合,从而使战斗力水平产生巨大的飞跃。如今,这一技术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成为世界众多国家军队竞相追踪发展的目标。尽管C4ISR系统在指挥控制、预警探测、情报侦察、信息对抗与信息传输、保障等方面独领风骚,但在几次较大的实战中美军已发现,现有的C4ISR系统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1)信息网的建设并没有实现全球网络化国际互联网已经链接了全球各个领域、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工具,但C4ISR系统却无法达到这样的程度。美军出于全球战略的需要,于1992年提出了“武士C4I计划”,并经过多年努力建起了用于军事行动需要的信息网络体系,但却不能把信息网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节点,无法实现全球范围的联网。究其原因:一是C4ISR系统本身的保密性,制约了其在全球范围内向军民共用、整体互联的方向发展;二是军事行动的高度机动性和野战化对C4ISR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C4ISR系统还没有实现对大量战场信息的有效加工面对信息化战争和信息作战的形态,近年来,各国军队都在致力于夺取战场上的信息优势。美军提出,要谋求“全时、全维的信息优势”,实现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将任意形式的信息送到任意人手中,从而消除“战场迷雾”。但实战却证明:战时官兵获得的信息并非越多越好,并不是战场上的所有信息都要共享,目前的系统也还缺少战场信息转化能力。(3)C4ISR系统无法实现设备兼容目前,各国军队军兵种之间对C4ISR系统大多是各自分立开发的“烟囱式结构”,技术体制不统一,互联互通能力差。特别是C4ISR系统只能链接和处理通过计算机通信联网的信息,而对其它设备的数字化信息,比如战场前端的传感器、作战要素的火器、射击系统等仍不具备兼容共享的能力。为了克服C4ISR系统的“先天不足”,美军于1999年首次提出了建立“全球信息栅格”的倡议,并于2000年3月,联合参谋部向国会正式提交了启动GIG项目的报告。然而,信息时代军事需求在不断扩大,军事科技在迅猛发展,军事变革在加速深化,在新的理念、新的目标催生作用下,“全球信息栅格”系统应运而生。二、全球信息栅格(GIG)的体系结构所谓全球信息栅格,就是由可以链接到全球任意两点或多点的信息传输能力、实现相关软件和对信息进行传输处理的操作使用人员组成栅格化的信息综合体。从体系结构上看,GIG一改大多数C4ISR系统纵向一条线或组网一个面的链接模式,按照联合作战体系结构,科学地联接成一体化的系统,建立栅格状的信息网系,以便从结构上为实现全球任意点、不同需求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环境条件。2.1系统组成GIG将系统分为基础、通信、计算、全球应用和使用人员五个层次。基础层次包括体系结构、频谱分配、法规标准、管理措施等;通信层次包括光纤、卫星、无线通信以及国防基础信息系统网、远程接入点、移动用户管理业务;计算层次包括网络服务、软件管理、各类数据库和电子邮件;全球应用层次包括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全球战斗支持系统、日常事务处理程序以及医疗保障系统等;使用人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