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角端”与成吉思汗西征退兵的探讨摘要:文章依据相关文献对角端和成吉思汗西征退兵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认为成吉思汗是壬午十月既望畋于雪山遇角兽,遂决定班师。关键词:角端;耶律楚材;西征退兵;成吉思汗《元史·太祖纪》云:十四年己卯夏六月,西域杀使者,帝率师亲征。是成吉思汗于公元1219年开始的御驾西征。此次西征征服地域广阔,但有一点是令人疑惑的,蒙古的铁骑征战到了欧洲,唯独没有侵占离自己较近的印度国。这不得不引起他人的注意。历史上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促使成吉思汗班师的原因跟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的一种叫端的怪兽有关。据《元史·太祖纪》载:十九年甲申,帝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此事元时及后人记载纷杂不一:《元史·耶律楚材传》云:甲申,帝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宋周臣所撰耶律公《神道碑》所记与此相同,盖《元史》本出《神道碑》。《蒙古源流》云:成吉思汗将进征额纳特阿克,直抵齐塔纳凌岭之山脊,遇一独角兽,名曰塞鲁,奔至汗前屈膝而叩。汗曰:‘彼额纳特阿克乃古昔大圣降生之地,今奇兽至前殆上天示意。’遂振旅而还。宋周密《癸辛杂识》西征异闻云:成吉思皇帝常西征,渡流沙河万余里,其地皆荒寂无人之境。忽有大兽,其高数十丈,一角如犀,能人言,忽云:‘此非汝世界,宜速还。’左右皆震恐,耶律楚材随进云:‘此名角端,能日驰万里,灵异如鬼神,不可犯也。’帝为之回驭。王国维文集》第四卷《耶律文正公年谱》辛巳年下云:予案,《庶斋老学业谈》引耶律《柳溪诗》云:‘角端呈瑞移御营,扼吭问罪西域平。’自注:角端日行万八千里,能言晓四夷语。昔我圣祖皇帝出师问罪西域,辛巳岁,驻跸铁门关。先祖中书令奏曰:五月二十日晚,近侍人登山见异兽,二目如炬,鳞身五色,顶有一角,能人言,此角端也,当于见所备礼祭之,仍依所言□□则吉云云。是角端之见在辛巳五月,时太祖方欲南行,尚在班师之前两年。综上,我们可以归纳出角端出现的时间有两种:《元史?太祖纪》及《耶律传》云甲申年,而《王国维文集》中云辛巳五月;角端出现的地点有两处:《源流》云雪山,《元史?耶律传》云东印度国,并未言明准确地点。值得注意的是铁门关为何地,在哪里呢?《大唐西域记》云:从羯霜那西南行二百余里,入山,山路崎岖蹊径危险,既无人烟,又少水草,东南山行三百余里,入铁门。铁门者,左右带山,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以险阻,两旁石壁,其色如铁。既设门扉,又以铁锔,多有铁岭,悬诸户扇。因其险固,遂以为名。铁门,即铁门关,在邪米思干西南五百里处,成吉思汗西征时曾经过此处。那么,《太祖纪》与《耶律传》分别说辛巳夏四月及甲申驻铁门关,究竟哪种正确呢?据《长春真人西游记》,邱处机于辛巳十一月八日过锡尔河至邪米思干大城之北。是年闰十二月将终,侦骑回,┈复承命云:‘上驻跸大雪山之东南。’大雪山为今阿富汗之兴都库什山,在铁门东南二千里处。太祖若于辛巳岁驻跸大雪山,至迟在辛巳岁末前已驻铁门关,因此《太祖纪》云辛巳夏四月,完全正确!那么,角端出现在哪里呢?是铁门关,还是雪山?我认为铁门关不太可能,因为太祖是见到角兽后有所领悟才决定班师的(实是另有原因,后面述及),不可能辛巳岁见到角端,反而三年后甲申才班师,那样见角端便无意义。因此雪山比较可信。又,角端之现在辛巳五月还是在甲申?太祖于辛巳夏驻跸铁门关,是时耶律楚材从行。据耶律《湛然居士集》六《再过西域山城驿诗序》,公旋归寻思干,是帝与耶律楚材自铁门关分道。帝南下,《太祖纪》云:十六年辛巳秋,帝攻班勒纥等城。太祖若于五月见角兽则应班师,又怎能南下攻城略地呢?故辛巳年不可信。甲申年也不可信,因为据《西游记》,癸未三月十日,邱长春辞别成吉思汗后三日,至赛蓝大城之东南,时太祖已东归,其时已距赛蓝城不远,而赛蓝城在邪米思干东数千余里,成吉思汗不可能于甲申年再回大雪山见到角端。那么,太祖到底在何时何地遇见角端的呢?我认为在壬午年十月既望,大雪山。太祖于辛巳夏与耶律分道,耶律归寻思干,太祖南下。《太祖纪》:壬午春,太祖攻塔里寒寨,拔之。遂居此行宫。而此时,邱长春正与耶律楚材在邪米思干游览。三月十五日,邱出发去塔里寒寨行在,四月五日至行在。我推测耶律楚材是随同前往的,因为《神道碑》云:壬午夏至行在。五月长星见西方,上以问公。公曰:‘女直国当易主矣。’逾年而金主死。若公不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