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分析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分析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分析7.1后果分析的一般程序7.1.1后果分析程序7.1.1后果分析程序7.1.1后果分析程序7.1.1后果分析程序7.1.1后果分析程序7.1.2后果分析所需参数7.1.3泄漏的后果7.1.3泄漏的后果7.1.3泄漏的后果7.1.3泄漏的后果7.1.4后果分析模式选择7.1.4后果分析模式选择可燃气体释放有毒气体释放可燃液体释放有毒液体释放7.1.4后果分析模式选择7.1.4后果分析模式选择7.2泄漏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管道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管道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管道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挠性连接器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挠性连接器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过滤器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过滤器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阀门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阀门7.2.1压力容器及反应器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泵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压缩机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贮罐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贮罐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加压或冷冻贮槽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放空燃烧管和排气管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放空燃烧管和排气管7.2.2泄漏的原因7.2.2泄漏的原因7.2.2泄漏的原因7.2.2泄漏的原因7.2.4泄漏的控制7.2.5泄漏量的计算7.2.5泄漏量的计算7.2.5泄漏量的计算7.2.5泄漏量的计算7.2.5泄漏量的计算7.2.5泄漏量的计算7.2.5泄漏量的计算7.2.5泄漏量的计算7.2.5泄漏量的计算7.3蒸发与膨胀7.3.1液体的扩展与蒸发7.3.1液体的扩展与蒸发7.3.1液体的扩展与蒸发7.3.1液体的扩展与蒸发7.3.1液体的扩展与蒸发7.3.1液体的扩展与蒸发7.3.2喷射扩散7.3.2喷射扩散7.3.3绝热膨胀7.3.3绝热膨胀7.3.3绝热膨胀7.5火灾事故后果分析火灾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影响周围环境。当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强度足够大时,可使周围的物体燃烧或变形。强烈的热辐射可能烧死、烧伤人员,财产损失。热辐射造成伤害或损坏的情况取决于人员或物体处辐射热的多少。可以按单位表面积受到的热辐射功率大小,即入射热辐射通量来计算热辐射量。表4-2为不同入射热辐射通量造成损失的情况。表7-9不同热辐射造成的伤害和损失7.5.1热辐射的破坏准则7.5.2池火727374死亡区(辐射热强度I>37.5kW/m2)半径7.5.3火球与气爆超压准则超压准则认为,只有当爆炸波超压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才会对目标造成一定伤害。(不考虑超压持续时间)冲量准则冲量准则是指爆炸波能否对目标造成伤害,完全取决于爆炸波冲量大小,如果冲量大于临界值,则目标被破坏。超压-冲量准则冲击波的超压与爆炸中心距离的关系不同数量的同类炸药发生爆炸时7.6爆炸事故后果分析物理爆炸后果计算(1)根据容器内所装介质的特性,计算出爆破能量E。(2)将爆破能量转化为TNT当量WTNTWTNT=E/QTNT=E/4520(3)求出爆炸的模拟比:α=0.1q1/3(4)求出在1000kgTNT爆炸试验中的相当距离R0,即R0=R/α(5)根据R0在表7-12找出相对的超压,用插值法求出距离为R处的超压。(6)根据超压,从表7-13/14找出对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和破坏作用。比较粗略的计算物理危害半径7.7中毒858687火灾和爆炸防治技术8.1火灾发生的条件避雷设备装置不当,缺乏检修或没有避雷装置,发生雷击引起火灾。易燃易爆生产场所的设备、管线没有采取消除静电措施,发生放电引起的火灾。棉纱、油布、沾油铁屑等,由于放置不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自燃着火。⒈酝酿期。冒烟和阴燃。⒉发展期。火苗窜起,火势迅速扩大。⒊全盛期。全面着火,燃烧面积最大,燃烧速度最快,辐射热最强。⒋衰灭期。可燃物质减少,火势逐渐衰弱,终至熄灭。指生产过程中根据使用或生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划分的类别。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生产按火灾危险大小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类。这些生产类别的火灾危险性特征见下表:9495(1)液体按闪点划分:闪点<28℃,为甲类,如汽油、乙醚、酒精等;28℃≤闪点<60℃,为乙类,如煤油、松节油、溶剂油;闪点≥60℃,为丙类,如柴油、动植物等。(2)气体按爆炸下限划分:<10%,为甲类,如甲烷、乙烷、氢气、液化石油气等;≥10%及助燃气体,为乙类,如氨气、氧气、一氧化碳。不燃气体,为戊类,如氮气,惰性气体。(3)固体分类标准:易燃、易爆固体:甲、乙类,如硝化棉、钠等;可燃固体:丙类,如木材、纸张等;难燃固体:丁类,如酚醛塑料、水泥刨花板等;不燃固体:戊类,如钢、水泥、砖、玻璃等。特殊情况说明(1)对于同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