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探讨计算机网络雷电防护措施探讨计算机网络雷电防护措施近年来,雷电对我国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据统计数据显示,因雷电灾害造成网络电子设备损坏的占总损失的80%。现如今计算机现代化设备越来越普及,对计算机网络做好防雷设计,确保网络通信正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计算机网络遭受雷击的主要途径计算机网络遭受雷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有线通信的线路和无线通信的天线传人损坏设备。二是雷击建筑物或邻近地区雷电放电,从而导致建筑物内部计算机通信网络环路中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产生瞬间过电压造成其损坏。三是雷电通过供电线路的感应而引入系统电源导致设备损坏。四是接地处理不当,地电位抬高而造成。五是雷击引起暂态高电压或过电压常常可以通过网络线路耦合或转移到网络设备上,造成设备损坏。2计算机网络防雷主要方式2.1外部雷电防护外部雷电防护是对建筑物防直击雷、雷电侧击、雷电反击等。外部雷电的防护主要是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电位、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来截受雷电流,并最终将雷电流引到足够远的地方入地流散,避免造成反击。在做接地体的时候可以将建筑物的桩筋、地梁内的主筋和柱内的主筋焊接起来,并把地粱外圈中间的钢筋焊接成一个闭合环路,这样的接地系统与大地接触面广,接地电阻低,而且钢筋得到了混凝土的保护,受腐蚀作用减少,接地电阻相对稳定。此外,还必须定期做好防雷装置的防腐蚀处理。2.2内部雷电防护内部雷电防护主要是对感应雷的防护。计算机网络内部雷电防护系统主要分为:供电系统的雷电防护、信号与网线的防雷、等电位连接及防静电地板等方式。2.2.1供电系统的雷电防护。供电系统的防护主要作用是防止雷击过电压从电源供入端进入设备,保障设备以及数据传输畅通无阻。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对雷电过电压的耐受能力很低,在遭受雷击电磁效益的侵害后,很容易受到损坏,从而严重影响信息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但是因为雷击电磁脉冲在空间传播是逐渐衰减的,因此处于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目的,可以将其分级进行防雷保护。具体方法如下: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供电系统的总配电柜进口处加装第1级避雷器;在UPS前端加第2级电源避雷器;在UPS的后端,电子网络设备的前端加装第3级电源避雷器。其中,第2级电源避雷器宜安装在配电柜内,采取V连接方式,PE线就近与配电柜PE母排相连。同时配电柜还必须要和PE极做电器链接。PE线必须要有足够的截面,其截面必须不小于表1中对应的截面积。电器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得用作保护导体的串联过渡接点,错误、正确的接线具体情况见图1、2。2.2.2信号与网线的雷电防护。为避免因通信电缆引入雷电侵害的可能性,在电缆接入网络设备前首先接入信号避雷器,它可以有效防止其受到过电压及雷电波的侵入。同时,还可以考虑在计算机与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网络接口处安装信号避雷器。在安装信号避雷器前,还必须了解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的传输率、选用的传输介质等,并以此来选择较为合适的信号避雷器。2.2.3等电位连接与防静电地板。计算机网络机房里应设置等电位连接带,必须将机柜、电子设备的外壳和机架等以最短的距离就近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连接的基本方法应该采用隔离连接网(IBN)星状或网状。计算机网络机房通常配置活动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的隔离支架铺设铜箔,铜箔和骨架要进行多点等电位接地连接,并就近接至连接带。2.3屏蔽措施雷击发生时。由于雷电流产生的脉冲,电磁场会从空中直接辐射入网络信息系统,为了保护其免受雷电脉冲电场的侵害,需要采取屏蔽措施。一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所在的建筑物上利用板、拄、梁和基础内的大量钢筋将他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式避雷网,这样可以对外部入射的雷电脉冲电磁场达到初次的抑制目的。二是对进入建筑物内的网络电缆等线路,把线路穿过金属管道,并在人户处将金属管壁和建筑物的钢筋引下线或接地线连接。3结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雷电防护浅层分析发现,只有对整个系统从外到内、多层次的进行雷电防护,才能够确保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因雷电灾害而造成的损失。4参考文献:[1]梅卫群,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M].3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56—206.[2]肖稳安,张小青.雷电与防护技术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47—55.[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周锦程,冯居福.计算机网络雷电过电压保护[JJ.广东气象,2001(z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