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兒攻擊性行為矯正方法的研究瞭解了幼兒攻擊性行為的起因、發展,我們該採取什麼教育對策呢?矯正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方法有很多:心理學中把攻擊性定義為他人不願接受的出於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傷害行為,這種有意傷害包括直接的身體傷害(打人)、語言傷害(罵人、嘲笑人)和間接的、心理上的傷害(如背后說坏話、造謠誣蔑)。有傷害他人的意圖但未造成后果的攻擊性行為仍然屬於攻擊行為,但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無敵意的推拉動作則不是攻擊行為。攻擊性行為可以分為兩類:敵意的攻擊和工具性的攻擊。敵意攻擊是有意傷害別人的行為,而工具性的攻擊是為達到一定的非攻擊性目的而傷害他人的行為。在幼兒園里,一個男孩子故意打一個女孩子,惹她哭,這是敵意攻擊;但如果男孩子只是為了爭奪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則屬於工具性攻擊。1、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幼兒的心理學家認為,在實際引起攻擊過程中,環境提供的刺激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刺激對於攻擊的發生雖是關鍵,但卻增加了攻擊發生的可能性。幼兒會模仿一切讓他們感到新奇、興奮的行為,創設適宜的、不會誘發攻擊性行為的環境至關重要。幼稚園應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增添一些大型玩具和各種娛樂器材、書籍等,提供幼兒自由選擇的機會,使他們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從而減少擁擠、干擾、煩惱等因素而誘發的攻擊性行為,教師還應為幼兒提供機會,觀察、學習人際互助,鼓勵他們去與別人合作。通過模仿,學會互助、合作等親社會行為,通過強化而形成穩固的親社會行為的模式。特別是教養工作者應該起到榜樣作用,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做幼兒的表率。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家教方式不宜過於簡單、粗暴,要求家長尊重幼兒,注意加強與幼兒心靈上的溝通,瞭解孩子的願望和想法,做孩子的榜樣,對孩子不要偏袒縱容,也不要一味指責孩子,教導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善於與人相處。家長指導孩子觀看電視、電影、動畫片,以減少暴力畫面對幼兒的榜樣模仿作用。2、對幼兒進行侵犯性情感的宣洩教育。侵犯性情感聚集越多,其表現侵犯性行為的可能性越大。因而,教給那些受到挫折、干擾的幼兒以宣洩的方法,就可以減弱起侵犯性情感的強度。相反,過分壓抑會危害身心健康,應叫會幼兒用言語來傾訴內心體驗和侵犯性情感。引導他們在適當的場合大哭大叫一通,以宣洩其內心無法排遣的挫折、憤怒與煩惱,可以讓幼兒參加各種有趣的遊戲等置換活動,轉移幼兒的侵犯性情感。3、家長積極配合正確對待孩子們與同伴之間的矛盾衝突。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矛盾衝突時,家長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放手讓孩子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如果孩子犯錯,必須要求他道歉。家長還可以啟發幼兒對攻擊性的理解和思考,以便從動機上改正其攻擊性傾向。例如:可設法讓他明確打人、推人、搶奪等行為是不對的,小朋友、老師和家長都不喜歡。幼兒一般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為此,我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等途徑,讓孩子認識他人對其攻擊性行為的不滿,從而使其對自己的攻擊性行為產生否定情緒。比如通過講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給孩子呈現一個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形象,與其討論這一兒童的表現及其危害,使其意識到這樣的兒童是不受歡迎的。更為重要的是,一定要進一步與其共同設想受人歡迎的兒童形象,增強孩子向榜樣學習的願望,從而減少攻擊性行為。4、培養幼兒的自控能力。依賴外界控制把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減少到最低限度的可能性不大,我們必須幫助幼兒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首先,要培養幼兒遵守規矩,並且對攻擊行為感到憂慮;其次,要對幼兒進行移情訓練,利用移情來教育幼兒使其深刻體驗到他人的情緒、情感,從而控制自己的攻擊性衝動,減少攻擊行為的產生。移情可以促進幼兒的自我控制、自我反省。研究表明,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之所以在解決衝突或人際交往中更多地運用攻擊性的行為方式,不僅是因為其所能想到的解決衝突或進行溝通的方法的數量少於一般兒童,而且是因為他們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帶有攻擊性傾向。所以,對於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我們可以給予榜樣示範或直接教給其正確方法。這就要求,一方面成人要加強自身修養,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或惡意攻擊;另一方面,應及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矯正,即使孩子攻擊行為發生的動機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及時教給正確的解決方法。應注意的是,矯正的重點不在於訓斥、批評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而在於及時使孩子明確非攻擊性行為的方式和方法。因為成人的呵斥或一怒之下的簡單體罰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傾向,有可能強化孩子的不良模仿,而且最終也不可能使孩子明白正確的方法是什麼。而教師則可以通過講故事,引導理解,續編故事,角色扮演等,有意識安排幼兒作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體會他人情緒的活動內容,加強攻擊性幼兒對被攻擊者所承受的痛苦的體驗。5、對攻擊性行為不予強化、不予注意,而對其被攻擊的物件卻給予充分的關注。孩子有可能以攻擊性行為來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成人可以用不予理睬其攻擊性行為和言語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