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1翻开手头的四(上)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它虽然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但也有许多差别,其中略读课文比例的增加就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知道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三上和三下每册各有8篇,而到了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到现在的五年级略读与精读课文形成了1:1的状态。眼看着略读的比例是一年年的增加,而在实践中,这方面教学的困惑却并没有一年年的减少。为了寻找一条适合的路子,为了使略读课文编排的意图得到很好的体现,一年来,我们全组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刚才黄晓秋老师以《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一堂课为大家提供了研究探讨的范例,下面我就曹老师的要求在此围绕略读教学的策略作点评。说起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我们不禁会联想起,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类课文教学所提出的两点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可是在教学操作中我们发现这两点要想做好却很难,略读课文的要求要放低,到底低到怎样的地步呢?教师要更加放手,到底该放到怎样的程度呢?这个尺度的确很难掌握,弄不好就会上成像精读一样的精雕细啄,或像自读课那样放任自流,结果编排的意图无法得以体现。下面我想结合黄老师这堂课给大家做几点提醒。一、大胆放手,自读时间留“足”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我们老师首先要甩开臂膀,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略读课文涉及到许多深奥的地理知识,也是一个关于科学研究发现的话题,被安排在第二单元,对刚从三年级升上来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去读懂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可我们老师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帮助他们慢嚼细咽,怎么办?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足时间,让他们逐步去读懂。我们来回顾一下黄老师这堂课的时间安排,在谈话引入之后,黄老师就给学生5分钟时间去初读,想办法读通读顺,在这过程中,好的学生可以走几个来回,即使是能力最弱的学生,他们也会有足够的机会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文给读完。初读之后,结合词语盘点,同桌互相检查,既体现了本册教材“词语盘点”这一自查自测栏目设计的意图,又在合作中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更可贵的是针对第二段许多专业术语给学生读通带来的困难,黄老师又一次安排学生有针对性地读课文。除了反复朗读外,黄老师还安排了三次默读的时间,一是根据“提示”全文默读,自己去读懂课文,二是针对学生自读遇到的困难,安排默读课文2~4段,三是默读最后三段话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与大家交流。整堂课除了交流,仅仅是读书就占了将近二十分钟。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有充裕时间的读书中,学生才有可能自己去读懂课文。二、“提示”引路,课堂结构求“简”与精读课文比较,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主张摒弃过度的设计,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因此我们的略读课堂教学结构显得比较简约、粗线条,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人教版教材在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课文前面就有这样的一段话:“──”,这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就为我们提供了略读课文学习的一般流程:默读──思考──交流,根据提示我们可以将这堂课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一是初读阶段。老师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反复朗读中扫清障碍,有信心独立读懂课文;二是自悟阶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充分地默读,在读中思考,读中解决问题;三是汇报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进行交流。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文章的表达方式的……教师只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四是引导点拨阶段,教师根据学生自读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以自己的“厚积”进行“薄发”,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去阅读,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处多走一个来回,帮助学生把文本真正给读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