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屏”》教案《说“屏”》教案(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屏”》教案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2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说明语言。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工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有一种名叫屏风的家具吗?”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后,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风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多媒体展示)师:“那这种家具有什么作用呢?”(联系同学学过的课文《口技》引导学生回答出两点,美观和起遮挡视线的作用)师:大家刚才说的都很好,屏风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逐渐由单纯的家具演变成为了一种工艺品,古朴典雅的屏风往往会给人无限的遐想,难怪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各种优美的身影,琢磨一下,屏为什么总能牵动人们悠悠的情思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陈同洲先生的《说“屏”》。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弄清重点词语的读音。(多媒体展示)2、学生自读课文,多媒体播放幽雅的乐曲,配合学生的朗读。思考:A什么是屏,课文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B作者对屏的感情怎样?(多媒体展示思考的问题)听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A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并找出屏的特点)B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1、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2、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3、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三、研读与赏析。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讨论明确。例: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其它作引用的地方体会其作用。引用汤显祖的《牡丹亭》的戏文,既增添了想象空间,又使文章更加流光异彩。作者结尾引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提倡屏的文化内涵,是平实的说明中流动着诗歌的韵律,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文采。充满了诗情画意,也更好表达作者希望人们更好的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小结:刚刚我们体会到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作引用,那作者巧妙的运用,展现出文章语言有什么特色呢?明确:文章语言生动而富有文采,字里行间流露出感情,大量诗词的引用是行文中荡漾着诗情画意。小结: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四、拓展延伸1、屏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或清雅或华贵的身姿总能牵动多少文人骚客的悠悠的情思,下面是一些大家有关屏风的诗词,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多媒体展示,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简单的说明理由)。比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2、现代屏风的演变(媒体展示)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五、课堂活动展示自己制作的屏风,并配上精彩的解说。《说“屏”》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分、因地制宜”等词语。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体会本文行文特点,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德育目标]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教学重点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