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灵的净土散文心灵的净土散文1自上了大学后,猛然间觉得自己会活了。在经过一天的忙碌后,总会找些时间独自一人静静地坐上一会。翻翻南怀瑾先生的书,读读季羡林先生的随笔,听听字正腔圆的京戏。于是,晃晃悠悠的,日子在自己的耳边、眼前、手指缝间匆匆流去。近日在研读季先生的自选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早已领略季老的大师风范,但读到情动之时亦不禁其真诚的求识之心而感动。“像我这样性格的一个人,我是颇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离一个社会活动家,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我本来希望像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那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求闻达,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又决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决不是不爱国,那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然而阴差阳错,我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应景文章不能不写,写序也推脱不掉,‵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会也不得不开。事与愿违,尘根难断,自己也垂垂老矣,改弦更张,只有俟诸来生了”遥望星空,明月生辉。不知为何口中嘟囔一句:“我心何如月?”但是转念又一想,连季先生都“尘根难断”更何况我这在尘世上的“迷途书童”呢!不禁释然。遂作诗一首,聊以遥祭季老,平慰吾心。《清明送别》——魂归他乡失音容,燕园深处草青青。遥寄情思天国处,一片冰心似月明。心灵的净土散文2闲暇之时,我走到书桌前,坐在靠背的沙发上,安下心来,拿起一本书随意地翻看,无意中读到了钟物言的《尘世净土》,正如文中所言:净与不净全在于心,滚滚红尘,虽然不净,心灵净土却无处不在,只有身染尘埃,才执着地捍卫着心中那块干净的地方。这不由得让我念起提笔写文的日子,提起笔,时间飞逝,时间也属于静止,在这里,哪怕物质的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升级,可精神的年轻和激情依旧闪着光芒。平日里,走进安静是何等的不易,一握笔,灵魂就迅速完成了一种过度,从一个浮躁的世界走入了内心世界,写我的喜,写我的忧,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文章里面包裹了越来越多的丰富和沉重的内容,无言的思绪,就是这样在我的面前展露了头角,写文与交流,悄然充塞了我无数的日夜,台灯伴着昼夜,日子也过去了许多。在写文的过程中,也结识了一些文学爱好者,大家彼此欣赏,彼此鼓励,把这文字边缘地带视为心中的一方净土,多少个难以说清的瞬间,多少次莫名其妙的感动,当悄然与那短暂相遇时,也常希望友人停下,敞开心扉跟自己说些什么,或者听我说些什么,也许这种渴望象雾一样很快就消散了,可告别了拥有这样诉说的日子时,剩下的就是无形无声的牵扯与回忆了。在这许多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日子里,当有一个人有意无意扇动着文学的翅膀,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染啊?他是我不可多得的一位文学知己,正是由于他的欣赏,我才一直未放下握在手中的笔,在写文的这些日子里,我也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瞬间,当我想放下手中的笔时,一想到他的鼓励,想到他曾对我说过的种种,我内心的追求就会又燃起热情,我在想,追求一定还有着另一种存在,那是不属于我们普通的生命的。他动过心脏手术,已有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我们的友谊缘于对文学的共同爱好,对于他的文章,我从来都是一字不落的一一细读,对我来说,一份来之不易的友情我不想随意地亵渎,面对友谊,就象面对自己的灵魂。我内心很清楚,年轻时的那种诉说,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自己,变得无形无声了很多,而灵魂的东西多了许多,也重了许多。我们平时少有说话,可一份鼓励一直都在,倾听沉默,也是在等待呼唤。他曾说,他只看到六十岁,在有生的日子里希望能多读些我的文章,这对他来说,也是给养情感的一种方式。当然,每次我都会打断他的思维,而且总会送上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他说话时好象有些单线思维,如果他说什么,你根本插不上话,但如果你开始说了,他会插话,而且他总不跟着你的话题走。他自有他独到的见解,常以稳重,博学,有尊严立身。而我,挥洒着心头的火热,只带着梦,没带心眼地燃烧在这一方净土上,继续我钟爱的文学。有时我想,为了这纯粹的友谊,我甘愿背负一生。当我写了厚厚一沓的时候,他却愿为我的文章努力做些什么,我感动于朋友的真诚,也只能用这些小小的记录,来填补我内心的点点遗憾,写着写着,我已不能忍心翻它,我的手,似乎翻不动了,假若我的阳光栽出花朵,惟愿这永不馨败的花彼此分享。友人智慧的强度,思想的深度,永远是我崇尚的,而他对我文章的看法又是那样的诚恳,让我每次期待着他是第一读者。他在我心里是一座丰碑,鼓励我忙碌于生计之外的追求,文学也就一直与我彼此跟踪,我似乎已安于我的生活现状,也满足于用笔和他交流心灵的真知灼见。我越来越看重友谊,看重知心的交流,在意友人的关怀,而我不拘小节的态度,也真让自己在这纯粹的友谊之中纯粹了一次。对我来讲,我从未有过专门写作和读书,那一行行记录在稿纸上的也仅是我的感觉而已,我随心随性,没有了浮躁浅薄,反倒得到了相对的安宁,而友人的身影一直都在,也从未远离过,我在忙碌与无谓的喟叹中,日子从耳鬓衣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