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桃花源记》说课稿《桃花源记》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桃花源记》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本文编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桃花源记》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叙述了理想社会的模式,表达了一种憧憬。语言凝练又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篇课文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定位为“美文美教”,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2、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3、品味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4、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味优美语言。2、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二、说教法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的要求,将朗读,背诵课文结合到对文章的赏析当中,在感受文章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达到感知知识的目的.。具体采用如下方法:1、朗读法;2、想象法;3、自主和作探究法;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三、说学法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四、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与“乐”的分析,领会本文的主题(2)能力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程序:(一)复习提问:1、全班学生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口译课文3、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二)导入新课: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景美人乐,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欣赏课文,一起走入桃源胜境。(三)分析课文1、品味“美”和“乐”渔人进访的桃花源是一个美景如画,怡然自乐的“绝境”,其中的“景美”“人乐”,让我们做如下分析:(1)景美:①在课文中找出描绘桃花源美景的句子提示:外围的美……,源内的美……②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中一二段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番桃源美景。④请欣赏桃源美景,课件演示(2)人乐:桃花源外的桃林,清新、美好,桃花源内的田园风光,恬静、迷人,那么桃花源内的人呢?学生讨论总结:乐①从文中哪几句体现出来;②分析“乐”的原因;[讨论]:为什么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桃花源人乐呢?2、桃源人的淳朴、好客[课件演示]: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3、桃花源系作者虚构:[课件展示]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世界。②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这样的世界。(四)巩固练习:1、《桃花源记》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课件展示: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的地方。讨论、确定:课件打出答案。2、对这种理想,你有什么看法?讨论后各抒已见,允许有不同的看法。(五)布置作业:写作(任选一题)再造想象:1、我来到桃花源2、今日桃花源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六)板书设计:桃花源记桃花源内景美:进桃花源外人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处处志之出————————踪奇:遂迷,未果五、说教学反思《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我是本着踏踏实实上课,力求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既有知识上的收获,又有能力上的训练提高。在前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复习旧知识和理解主旨。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会理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研读课文。我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巩固第一教时所学的文言注释,以口头提问的形式考查。力求达到温故而知新。接着,在诵读中体味本文的田园风味。从景美、人乐、踪奇三方面来品位。因为体味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然后,深入研讨课文,理解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一理想社会?这一环节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训练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设置作业再造想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主题。反思这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