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锦集十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c、全班进行交流不同点之一: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不同点之二: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不同点之三: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陶罐和铁罐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课:陶罐和铁罐。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教学步骤:(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4.学生讨论后明确:(1)铁罐看不起陶罐(1~9),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19课:陶罐和铁罐》。(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三)精读课文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四)品味含义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重编故事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六)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教案篇3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年段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和本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的。(一)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