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HYPERLINK"https://m.zqwdw.com/zhifu/2020/1122/1005701.html"李洪毅[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培养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吉首大学为例,从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统计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提出优化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以提升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创新能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创新氛围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进入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对各领域、各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人类驾驭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统计学是以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数据做出推断和预测的一门学科。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研究生阶段则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能力指的是个体富有质疑精神,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1]。吉首大学创建于1958年9月,是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统计学专业于2011年7月获批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9年的统计学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批统计学专业人才,服务于各个行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创新性统计学人才的培养。一、现有的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不规范目前,吉首大学对统计学专业硕士的培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理统计方向,另一类是应用统计方向。前者强调的是利用数学知识对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推导和探究,后者更多强调的是利用统计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但目前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这两个方向的区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技能课的时间安排也不科学,同时也未涉及大数据处理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所用教材不规范,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教材过于简单,大部分知识和本科所学重复,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些教材难度过大,与本科所学知识不能进行有效衔接,跨度较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二)缺少创新性氛围现有的研究生学术活动主要是每周一次的论文报告以及参加学院举办的学术活动,这些学术活动的成效微乎其微,很多研究生不管是自己作报告还是听外请专家学者的报告,仅仅是为了完成学院布置的任务。有些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没有参加过一次校外学术交流,也没有参加过实地调研,“闭门造车”现象严重。二、培养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课程设置体系的优化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是保证研究生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1.合理确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根据统计学的两个方向,有侧重、有选择的设置课程,做到特色分明、有效区分。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增加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在教材选取上,应该结合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适宜的教材,同时注意与本科内容的衔接,避免知识的重复和大跨度。要按照渐进、逐步的原则,对课程设置进行总体规划。2.强调学科交叉。应用统计是关于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论科学,只有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充分发挥统计的作用。这就要求统计专业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统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使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工具。在统计学人才培养中,注重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的交叉融合,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培养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外部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学校要提供经费资助和学术会议信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撰写学术报告,在学术会议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紧密联系,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同时学校应该定期邀请专家、知名学者来校讲座,让研究生了解统计学相关专业背景、发展动向及一些前沿问题;组织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供研究生开展交流与合作,参加各种统计调查、统计建模等,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其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导师在课堂或讨论课中要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鼓励多提问、多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尊重学生的看法,保护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2],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一些未知或前沿问题,导师应该加以引导和介绍,师生之间开展讨论、交流,直到问题解决。最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