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浮力教案篇一:省一等奖教学设计《浮力》设计·物理·初中《浮力》黄冈市团风县实验中学郭海燕一、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既是前面所学二力平衡、压力、液体压强等力学知识的加深和拓展,又是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的基础,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本节重点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难点是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浮力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并探究其中隐含的物理规律,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2.学情分析: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3.教学方法: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直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学生及教材实际,采用“边探索、边实验、边讨论”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学习形式更富吸引力,课堂具有更多的生成性。在每一环节中均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准确、恰当、即时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自信,使整个课堂生动、活跃起来,充分展示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参考教材编写意图,针对学生实际水平,本节课以期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浮力(单位、施力物体、方向)。(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学会三种测浮力的方法:静止漂浮和悬浮的物体F浮=G物;在液体中会下沉的物体F浮=G物-F拉;压力差法求浮力F浮=F向上-F向下。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浮力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2)通过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3)体验探究过程,会正确评估实验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验证浮力产生原因的器材改进,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2)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验证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由物理现象探求物理本质的求知欲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1、认识浮力的方向和产生原因。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四、教学难点:1、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2、引导学生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及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五、教学资源:1、演示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冰块;烧杯;验证浮力产生原因的流行器材及改进器材;弹簧测力计;大钩码;透明水槽;水;色拉油;圆柱体铜柱;橡皮泥;吸盘。2、分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大钩码、食盐、铜块、铝块、细线、橡皮泥、透明水槽、水共10组。六、教学过程:篇二:第九章浮力全部第九章浮力第一节认识浮力【设计理念】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2.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浸没在液体和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3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浮力,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体验浮力的存在;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2)经历探究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浮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习浮力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认识浮力是学习浮力知识的基础。(2)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浮力,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难点]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力学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