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英、法对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为实行绥靖政策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④经济危机的影响⑤苏联的壮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A.1938年9月 B.1939年9月 C.1941年6月 D.1941年12月 3.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A.英、法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B.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等地交给德国 C.同意希特勒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 D.建议召开英、法、德、意、波会议 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德军突袭波兰②德军空袭英国③德军突袭苏联④德军侵入捷克斯洛伐克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5.“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发表这段演说的是 A.罗斯福 B.张伯伦 C.丘吉尔 D.斯大林 6.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是 A.帮助德国与同盟国抗衡 B.抢夺物质 C.迫使美军让步 D.占领东南亚和太平洋西部地区 7.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扩大的事件是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空袭英国 C.德国突袭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8.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日本侵入东南亚地区 D.德军进攻苏联 9.丘吉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以一切可能的援助。”他持这种观点是因为 A.丘吉尔同情苏联 B.丘吉尔讨好苏联 C.英、俄面临共同敌人 D.欺骗国际舆论 10.1940年12月,罗斯福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证明了这一论断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波兰 11.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战争”,还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道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 A.波兰的存在与否无关英国利益 B.帮助波兰会消耗实力 C.波兰灭亡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D.波兰的灭亡更有利于英国与德国合作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特勒说过:“在进军莱茵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进军莱茵区,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可以利用的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微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材料二:希特勒又说:“英国是我们的敌人,和英国人冲突,将是生死存亡的战争。我在慕尼黑领教过的人物都是不能打一场世界大战的人物,在最近几年,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再回头对付东方。” 材料三:一位德国将领在纽伦堡军事法庭上的供词说:“到1939年,我们当然有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1938年还是1939年,实际上我们从来无力抗拒这些国家合力攻击。我们之所以没有被击败,那是因为,当我们进攻波兰时,在西部与德军22个师对峙的将近110个师的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之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希特勒进军莱茵区意味着什么?他为什么紧张? (2)材料二中所说的德国和英国的“冲突”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冲突? (3)希特勒是怎样实施“首先对付西方,然后再回头对付东方”战略的? (4)材料三中所言“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后果? 13.阅读下列材料: 一位新任首相在1940年5月13日就职演说:“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是用上帝所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抗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请回答: (1)这位新任首相是谁? (2)他讲话时,英国面临着什么形势? (3)这篇演说表明了他什么样的态度和决心? 14.阅读下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人物是谁? (2)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是什么? (3)他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主要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提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导致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答案:C 2.B3.B4.D 5.提示: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首相时发表的演说。 答案:C 6.提示:1940年,日本外相松冈洋右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美日矛盾尖锐,日本先发制人,偷袭珍珠港,目的是占领东南亚和太平洋西部地区。 答案:D 7.C8.B 9.提示:苏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