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左中美散文作品中的生命感体现研究论文 关键词:左中美;散文;生命美学;2017年2月,漾濞彝族女作家左中美的第四部散文集《安宁大地》出版了,这是她继2010年的《不见秋天》,2012年的《时光素笺》,2014年的《拐角,遇见》之后的又一个收获,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她的执着和勤勉。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当不少作家把目光投向市场和媚俗的商业化写作时,左中美却固执地沉浸在村庄、小城里自在言说。文求雅洁,少雕饰,用笔别具一格,不矜持作态,在散淡的抒写中流露出绵绵的诗意。沉静质朴又明朗生动,收放自如又跌宕多姿。左中美惯于从生命美学的角度出发,多以乡野故土的人、事、物、景为意象,记录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村寨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充溢着鲜活的色彩和饱满的意绪。并融入民族情感,阐释生命的内在本质,追求边缘化、个体化、碎片化的小叙事。以丰满的感性形象渗透幽微的哲理思考,赋予天地万物一种饱满的生命活力,在生与死的转换中蕴涵着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源于生命深处的陶醉渗透在字里行间,显示出紧贴大地的厚重与温存,平易中见功力,浅近中显精美,一切本色从容又浑然天成。一、生生不息的生命感天地、自然、万物都以“生”作为最根本的特点,它反映了万物繁茂与诞育的生命之美,体现了以“生”之哲学为核心的对生命的存在、繁育之“善”的祝福。《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张载有云:“天惟运动一气,鼓万物而生,无心以恤物。”在左中美看来,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便诞生了美,勃勃生机是美的本源。“自然界中的自然物皆因其生命而美,失去生命则丑。自然事物,美在生命。”[1]生命承载了人类的全部自由、全部权利、全部尊严。宇宙大化的流衍,生生而不息,元气的流动,化生万物。她“赞天地之化育”,以强烈的生命意识观照、诠释、尊重生命,构筑了一个灵性化的生态空间,体现出作家的亲在与对个体生命价值更普泛的尊重。马克思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尊重人的生命,就要从尊重自然的生命开始。”[2]这成为左中美生命表达的出发点和灵魂的归属地。作家用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为生命高歌,为生命赋义,在大自然中重估、升华生命的意义。在人与自然的观照中体现和谐共生的生命意识,表现出一种积极、活泼、饱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将这种生气灌注于文学创作中,作品自然地也就有了勃勃生机,气韵生动。哪怕是那些看似无生命的东西,苍山、漾濞小城、村庄、山风、月色,都蕴含了一种鲜活的神态,生命的灵性之光在其中跳跃。“花。阳光。歌。四季。那些遇见的感动和温暖。那些生命里的清芬与美。”[3]285(《后记·清芬》)这不仅是作家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也不只是对外在自然审美价值的发现,而是生命的共感。它既体现了生命之间的共通性,也反映出生命之间的共命运感,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和弦。“一年又一年,村庄有一辈人老去,便有一辈孩子出生。有一辈孩子出生,又有一辈孩子长大。一辈又一辈,一茬又一茬,就像村庄的四季,走了一轮又一轮。而村庄的日月,就在这绵延的时光里——生生不息。”[3]233(《村庄书》)突出地表现了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以及与万物生命相通相融的整体生命观。丰沛的野性与生命的气息里张扬着原始的美与爱,充盈着泛神化气息和生命的弹性。在这里,审美不是主体情感的外化或投射,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价值的融合。人与万物之间保持着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洋溢着平心静气和温婉和顺的气息,形成既充满自然意趣又富有人格力量的生命形态。二、护佑万物的悲悯心作家以女性智慧观照生命,护佑万物,她笔下的女性是“自然化”的,自然也是“女性化”的。她渴望表达的是女性生命与自然繁衍之间那种血肉相联的亲密,女性生命与自然万物和谐律动。“庄稼是女性的。”[4]227(《女性的庄稼》)“而在我的内心里,弯了腰的母亲也是一座山——这山的厚重哺育我的生命,这山的担当孕育我的骨骼,这山的静默教我懂得朴素,这山的胸怀教我体味旷远,还有这山的四季,她赐我以明亮的生命的色彩。山生万物,大德无言。山在,生命就在。山在,日月就在。”[4]250(《山·母亲》)这既是一种人化的'物境,又是一种物化的人格。来源于客观生态的激发,也来源于作家灵魂的吐纳,具有表象的丰富性和不可描述性,田野情趣与生命感悟并进,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交织。“由于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保有着自然的、情感的、天性的东西,与自然更为接近,也更容易感受到自然的脉动和天籁之音,所以女作家常以她们迥异于男性的‘自然思维’和‘自然语言’来描绘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使得自然在她们笔下呈现出女性化特征。总之,女性与自然互相依存、互相慰藉。”[5]女性与大自然之间息息相通,共生共荣。故乡、自然、万物与女性异质同构,人与天地融为一体,花草藤蔓都有灵性和自由的意志,能够互相交流,融洽而默契,田园牧歌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