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7891315A(43)申请公布日2018.04.10(21)申请号201711032342.1(22)申请日2017.10.30(71)申请人无锡市锦润合金工具有限公司地址214192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云林街道芙蓉一路100号(72)发明人罗跃进(51)Int.Cl.B24B1/00(2006.01)B24B3/3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54)发明名称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磨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磨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包括:1)采用多种金刚砂轮磨具对刀具胚料进行交叉粗磨加工;2)采用手工涂布研磨液的方式对粗磨后的刀具胚料进行半精研磨加工;3)采用手工涂布研磨液的方式对半精研磨加工后的刀具胚料进行精研磨加工;4)将精研磨加工后的刀具胚料抛光制成刀具成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磨方法,采用多种金刚砂轮磨具对刀具胚料进行加工,加工后的刀具胚料的平面度、平行度可以控制在0.01mm以内,有效提高了硬质合金的研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大幅度降低了工艺难度。CN107891315ACN10789131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磨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多种金刚砂轮磨具对刀具胚料进行交叉粗磨加工;2)采用手工涂布研磨液的方式对粗磨后的刀具胚料进行半精研磨加工;3)采用手工涂布研磨液的方式对半精研磨加工后的刀具胚料进行精研磨加工;4)将精研磨加工后的刀具胚料抛光制成刀具成品。2CN107891315A说明书1/2页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刀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磨方法。背景技术[0002]硬质合金因其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的特点,而被广泛用来制作耐磨零件、切削工具、模具、矿山采掘工具、地质钻探工具、石油开采工具、结构零件、耐高温高压的缸体和机械密封零件等。正因为硬质合金刀具具有很高的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因此,相较于其它普通刀具,硬质合金刀具的制作难度,特别是刀具胚料的磨削加工难度要大很多。[0003]硬质合金刀具的磨削加工,指将刀具胚料通过粗磨、半精磨、精磨、抛光处理后加工成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平行度达到一定等级的刀具产品。刀具产品表面的粗糙度、平面度、平行度等级,直接关系到刀具加工出来的工业产品的产品等级。目前传统的硬质合金刀具磨削,通过粗磨、半精磨、精磨、抛光处理后,可以将硬质合金刀具的平面度、平行度控制在0.05mm,但此后,每将平面度、平行度下将0.01mm,所需付出的作业量要加大很多,而且很难实现。发明内容[0004]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磨方法,可以有效把硬质合金刀具的平面度、平行度控制在0.01mm以内,从而进一步增强硬质合金刀具产品的工艺成品等级。[000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磨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如下:1)采用多种金刚砂轮磨具对刀具胚料进行交叉粗磨加工;2)采用手工涂布研磨液的方式对粗磨后的刀具胚料进行半精研磨加工;3)采用手工涂布研磨液的方式对半精研磨加工后的刀具胚料进行精研磨加工;4)将精研磨加工后的刀具胚料抛光制成刀具成品。[000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磨方法,采用多种金刚砂轮磨具对刀具胚料进行加工,加工后的刀具的平面度、平行度可以控制在0.01mm以内,有效提高了硬质合金的研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大幅度降低了工艺难度。具体实施方式[000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000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磨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如下:1)采用多种金刚砂轮磨具对刀具胚料进行交叉粗磨加工;2)采用手工涂布研磨液的方式对粗磨后的刀具胚料进行半精研磨加工;3)采用手工涂布研磨液的方式对半精研磨加工后的刀具胚料进行精研磨加工;3CN107891315A说明书2/2页4)将精研磨加工后的刀具胚料抛光制成刀具成品。[0009]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