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2月在2012年10月间收治的长期应用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选取其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注重探讨留置导管的适用情形、方法及相关的护理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导管率高达100%没出现导管失效的病例;这50例患者共进行3000次得血液透析发生局部感染12例共30次;形成微血栓6例共60次;在应用过程中并发症出现8例其中有3例为导管堵塞3例为导管感染2例为皮下隧道口渗血经过及时护理后均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应用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护理可以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在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寿命非常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护理效果;健康教育;临床上医学界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效果一直存在诸多讨论的话题对此本文选取我院在2009年12月在2012年10月间收治的长期应用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09年12月在2012年10月间收治的长期应用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14:11;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2-81岁大于60岁的患者有30例其中高于70岁得患者也有18例。原发病: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4例多囊肾2例类风湿肾病1例痛风性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1.2方法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的最重要的护理就是导管留置。(1)做好患者的联络工作。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对此医院护士应当记录患者每周需要透析的次数获取患者的联系方式如果当天不到及时与其联系以求其到医院做透析延续其生命。[1](2)导管留置。导管留置是最重要的护理工作本院采用美国的Quinton公司生产的Permcath带涤纶套双腔导管首先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在选取静脉输入点选用撕脱型的扩张导管留置法;其次回抽血流时实施肝素封管此后应用纱布覆盖。[2](3)综合护理干预。在导管留置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有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追踪调查等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的发生详细记录最好为每一位患者准备一个电子档案方便查阅患者的病情变化也有助于以后临床教学和研究提供真实、详实的资料。2结果本组患者在置入导管均可以正常的应用置管成功率为100%;患者的血流量基本上维持在200~300ml/min;导管置留的平均时间为10.5个月最短时间为1个月最长者长达40个月;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有8例其中有3例为导管堵塞3例为导管感染2例为皮下隧道口渗血。经过及时护理后均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3讨论临床发现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的护理效果比较明显取得显著的成效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临床护理的一些经验:(1)加强心理护理。尿毒症或肾衰竭患者长期需要血液透析以此清洗血液中的毒素需要付出较大的辛劳心理情绪一直不是很稳定对此护士应当详细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以此为基础与患者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密切关注患者的表情变化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抚慰和治疗减少患者的焦躁、抑郁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其正确的生命观增强其接受治疗的信心。[3](2)健康教育。护士应当结合长期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的实际功能向患者介绍其使用方法、功效等并与常规的血液透析方法做比较得出其重要性;同时邀请长期应用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现身说法与患者加强沟通以患者的实际经历为其它患者解惑答疑。宣讲国家的医保政策这样可以为患者节省大量的医疗开支以此减少患者对医疗费用的忧郁。(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首先预防导管堵塞这是透析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需要维持导管的畅通不可将其扭弯或者成角状并且导管内应当放入一定浓度的肝素的正压封管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形成血栓;[4]其次预防导管感染在插管前需要对其全面消毒一定要保持该处导管的清洁卫生对出现疑似感染的病例及时进行处理;第三预防皮下隧道口渗血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合理使用肝素减少创伤即可。综上所述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与普通导管的最大区别是带有一个涤纶套涤纶套距皮肤出口2-3cm让导管的尖部处在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位置这样有助于患者的应用可以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在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寿命非常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王焕娟;刘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