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根据《关 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制 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同频共振为引领,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针,坚持方向 不变、力度不减,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 扩绿、增长,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 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低 碳花园城市。 (二)工作原则 1.坚持源头治理。紧盯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源头,突出主要 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强化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加快形 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坚持科学精准。统筹气、水、土、固废、温室气体等领域减 排要求,优化治理目标、治理工艺和技术路线,加强技术研发应用, 增强污染防治与碳排放治理的协调性。 3.坚持系统推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强化目标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持续推 进高质量碳达峰和高水平生态环境治理。 4.坚持开拓创新。发挥各类主体积极性和创造力,创新管理方 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加强推广应用,实现多层 面、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协同增效 原则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生 态环境重点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推动一批典型协同控制试点示范项 目落地应用;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 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碳减排与空气质量稳定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 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二、实施环境质量改善行动 (一)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行动 1.聚焦工业源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开展臭氧污染“夏病冬治”, 推进低VOCs含量清洁原料源头替代,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 深入开展锅炉和炉窑综合整治,推动排放大户友好减排。推动石化、 水泥等行业企业和工业炉窑、垃圾焚烧重点设施超低排放改造或深度 治理。开展含VOCs原辅材料达标情况检查以及虚假“油改水”专项 清理,推广建设无异味企业(园区)。到2025年,力争每年超额完 成省下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NOx)减排目标。 2.聚焦移动源污染防治攻坚。开展交通运输车辆和非道路移动 机械尾气专项执法行动。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推 进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加强原油成品油码头和 油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2023年底前万吨级及以上装船码头泊位及 直接相连的配套储罐、现有8000总吨及以上油船和新建150总吨及 以上油船,全面完成油气回收设施升级改造。加强船舶尾气污染控制, 到2025年,营运船舶燃油硫含量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 3.聚焦生活源和扬尘源污染防治攻坚。紧盯秸秆禁烧禁抛,全 面提升秸秆收集、转运、贮存和综合利用等能力。统筹秸秆机械化还 田和离田收储利用,开展生态型犁耕深翻试点,到2025年,秸秆综 合利用率达96%以上。优化调整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区域范围,向主 导风向上风向延伸,覆盖所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依法查处违规 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行为。推进清洁城市行动,严格执行工地扬尘“六 个百分之百”要求,依法依规有序扩大道路扬尘机械化清扫范围和频 次。到2025年,道路积尘负荷大幅降低,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 扫率达95%以上。 4.聚焦污染过程预警和应急管控。健全污染过程预警应急响应 机制,具备未来10天臭氧污染级别预报能力,提前72小时精准预 测臭氧污染等级。完善空气质量异常预警管控、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 机制,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化管理,基于环境绩效推动重点行 业企业错峰生产,确保污染缩时削峰。 (二)水环境质量改善行动 1.水环境治理领域协同控制。开展工业节水专项行动,强化计 划用水限额管理,持续推动工业重点用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促进企 业间水资源共享和水资源梯级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快 推动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以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因地制宜 规划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拓展污水资源化利用范围和途径。推 进污水处理厂节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