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5522438A(43)申请公布日2016.04.27(21)申请号201610064300.5(22)申请日2016.01.29(71)申请人袁松梅地址100191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72)发明人袁松梅朱光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11121代理人姜荣丽(51)Int.Cl.B23Q11/1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装置,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所述的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外壳A、连接外壳B、连接内芯A、连接内芯B、快拧接头A、快拧接头B、连接内芯O型密封圈、连接外壳O型密封圈和铜垫圈。连接外壳A和连接外壳B螺纹连接,以保证管路对中性、连接的稳定性及效率。本发明与内外管路的连接可做到直接插拔,连接外壳和连接内芯在安装时可随意组合使用,连接快速稳定,密封紧密可靠。润滑介质在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内传输流通性好,不易堵塞,无泄漏损失。同时该连接装置对内外管中传输的润滑介质隔离性好,不会产生内外混合现象。本连接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耗材少,成本低,可适于批量生产。CN105522438ACN105522438A权利要求书1/1页1.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外壳A、连接外壳B、连接内芯A、连接内芯B、快拧接头A、快拧接头B、连接内芯O型密封圈、连接外壳O型密封圈和铜垫圈;所述连接内芯A尾部螺纹连接在连接外壳A内部,连接内芯A头部伸出连接外壳A的一端,并且所述连接外壳A的一端连接快拧接头A,形成所述连接装置的A部分;所述的连接内芯B的尾部螺纹连接在连接外壳B内部,连接内芯B头部伸出连接外壳B的一端,并且所述连接外壳B的一端连接快拧接头B,形成所述连接装置的B部分;将连接外壳A和连接外壳B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实现A部分和B部分的连接;所述A部分的连接内芯A头部和快拧接头A分别用于连接一段内管和外管,所述B部分的连接内芯B头部和快拧接头B分别用于连接另一段内管和外管,实现需要连接两段内管和外管的连接,得到双层介质传输通道。所述的连接外壳A和连接外壳B结合处配有连接外壳O型密封圈;所述的快拧接头A和连接外壳A之间、快拧接头B和连接外壳B之间配有铜垫圈;连接内芯A和连接内芯B之间配有连接内芯O型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内芯A和连接内芯B的位置可互换,所述的连接外壳A和连接外壳B的位置可互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内芯B的尾部设置有一圆柱形密封凹槽,所述的连接内芯A的尾部设置有一圆柱形密封凸台,所述的密封凹槽与密封凸台为配合结构,当连接外壳A与连接外壳B连接的同时,连接内芯A尾部的密封凸台将插入连接内芯B尾部密封凹槽,在连接外壳A和连接外壳B连接螺纹的旋紧作用下,连接内芯A和连接内芯B之间设置的连接内芯O型密封圈压紧,实现内层介质传输通道的密封;所述的连接内芯A和连接内芯B的头部均设置有圆锥凸台,在将连接内芯A和连接内芯B插入内管时,利用内管管路的弹性使内管管路在与圆锥凸台结合处膨胀,实现与内管的紧密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外壳A和连接外壳B均为内部通有圆形阶梯孔的管状外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内芯A和连接内芯B均为细长阶梯圆柱形结构,在圆柱形结构中心通有细长孔作为内层介质传输通道;所述连接内芯A和连接内芯B的头部设有圆锥凸台以连接内层管,尾部设置密封凸台或密封凹槽,靠近尾部位置设置圆柱面,所述圆柱面外缘上设有外螺纹用于与连接外壳A或连接外壳B配合连接;在所述圆柱面的端面布置行星分布的圆柱通孔,与连接外壳A与连接内芯A之间的空间、连接外壳B连接内芯B之间的空间一起作为外层介质传输通道。2CN105522438A说明书1/5页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件,具体是一种针对以内外套管形式传输介质的微量润滑系统内外管连接装置,实现改变内外管长度、变径、方便系统管路布置的功能。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的切削液供给装置附件。背景技术[0002]在机械加工领域,传统浇注式切削大量使用切削液,带来了环境污染、危害操作者健康和增加制造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各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等,以限制切削液的使用。而完全不用切削液的干式切削技术存在切削灰尘难以控制、尺寸精度无法保证等问题,其推广应用亦相对受限。[0003]微量润滑技术(Mi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