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绿色蝈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蝉的生活习性。能力目标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3.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德育目标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教学重点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点。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孩提时代知了唱歌、蟋蟀鸣叫、蜘蛛织网、蚂蚁运食这些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是我们天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忙碌之中少了那份赏玩的心境。19世纪的法国却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昆虫记》就是他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便是其中一篇。(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投影:法布尔与《昆虫记》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80年他用积攒的一小笔钱在乡间小镇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斯旺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1910年法布尔在全十卷精装本《昆虫记》的出版序言中说:“非常遗憾如今我被迫中断了这些研究。要知道从事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惟一仅有的安慰。阅尽大千世界自知虫类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即使能让我再获得些许气力甚至有可能再获得几次长寿人生我也做不到彻底认清虫类的益趣。”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三、速读概括、感知文意听朗读录音画出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并简要分析提示: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精彩的语句示例:(1)“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用拟人手法写蝈蝈流露出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3)“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4)“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语言使用生动传神。快速阅读全文筛选关键信息理解课文内容思考:(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2)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合作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