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心爱心专心报任安书(节选)【教学目的】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教学重难点】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教学设想】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的难度也比较大。第一文章内容涉及作者家世、古代刑法种类、古代王侯将相受辱事例、圣贤们在逆境中发愤著书事例等学生对这些一般都不太熟悉难免产生隔阂。第二本文在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曲折跌宕生姿许多语句都有深刻的内涵而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短时间内恐怕难以透彻理解。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要把基点放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上。另外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宜多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指导。媒体设计:课文录音。投影展示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布置预习: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二、作者与写作背景1、请学生默读由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然后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司马迁。强调:A、思想(四点);B、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C、影响。2、教师补充介绍作者及《史记》(投影片1)司马迁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投影片2)《史记》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2、解题“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三、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内容与形式梳理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明确: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