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听听那冷雨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二)作者介绍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投放课件)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惊蛰仓颉氤氲米芾羯鼓寒濑惊悸淅沥滂沱揪(揪住)锹(铁锹)啾(啁啾)愀(愀然)(四)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五)总体把握有的放矢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六)内容解析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2)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